在莱和生物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智能生产线上忙碌着。他们生产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外销数量就将近2万亿人份,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7%。

疫情之下,莱和生物抓住产业风口,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一抹亮色。而放眼高新区(滨江)整个产业群落之中,它的高速成长,也展示出该区在推进产业集群提档下,产业集群效应释放出的生机与活力。

产业“抱团”

提高产业健康度

今年一季度,高新区(滨江)GDP增速达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7%、9.9%和12.2%,实现了高密度、高基数下的快增长。

如果把高质量发展看成一场比赛,把各项经济指标看成运动员的健康监测报告,高新区(滨江)更像一位马拉松选手,各项指标都位居全市前三,“体质”很不错,后劲还很足。在今年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赛马激励活动中,高新区(滨江)工信经济运行指数97.3分,全市排名第一,制造业投资评分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全市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开工达产获得满分。

可以说,在疫情这股“冷空气”影响下,保持“体能”、增强“体质”比“加速奔跑”更重要,高新区(滨江)的产业健康度也愈加亮眼。

就拿莱和生物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来说,高新区(滨江)此前就提出过将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健康科创高地,不但发布了《关于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给予精准扶持,还在今年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工作专班,围绕企业引进培育、优化产业生态、推进项目落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形成合力,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疫情之下,今年,高新区(滨江)帮助博日科技、优思达等企业畅通物流,通过专人专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今年一季度,在高新区(滨江)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8.6%、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同比增长 352.1%。如今,在高新区(滨江)在数字健康、高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等产业领域形成了产业优势。比如,在数字健康领域,有创业慧康、医惠科技、和仁科技等智慧医疗行业头部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聚集了鸿运华宁、尚健生物等创新药研发企业和CRO领域龙头企业泰格医药;在体外诊断试剂领域,该区还培育了优思达、德同生物、博日科技等一批技术创新性强的诊断试剂企业,比如莱和生物,其自主研发的毒品检测和传染病检测等产品,就拿下了27个国内产品注册证、20多个国际产品注册证,并仍将不断增加研发、市场投入,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也是产业链的再延伸。去年,市区与泰格医药共同成立200亿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投资项目24个,加速形成产业集聚,而已经成功创建的数字健康小镇,也将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推进产业提档

培育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

杭州高新区以产业报国为使命,产业是立区之本,多年来脚步铿锵,打造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产业链,形成了集成电路、信息软件、数字安防、数字通信、数字电商、数字金融、数字文创、数字健康、智能装备、智能应用十大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各个关键节点,都培育出了代表性企业,比如在网络通信设备方面,有新华三、华为、宏杉;在信息软件开发方面,有恒生电子、创业慧康、信雅达;在网络安全方面,有安恒、迪普、众合等企业。

在高新区(滨江)打响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发令枪后,高新区(滨江)将如何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思路已然清晰:推进产业提档,培育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主导产业链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集聚链式成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形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竞争新优势。

同时,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核心企业、配套企业,构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更好地满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需求。

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厚植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竞争优势,加快切入量子信息、元宇宙、下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等产业新赛道,形成一批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好未来产业的竞争力基础。

如何走产业集群攀升之路?该区表示,将以产业融合迭代、产业平台特色发展和企业梯队建设与未来产业布局为抓手,形成“智”能产业新生态,倍增放大产业能级,构建结构合理、持续发展市场主体,推动前沿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后劲基础。

比如,在打造智能物联新生态方面,该区将整合现有产业力量,布局重量级未来产业;在智能制造新生态打造上,将加大智造供给系统解决问题供应商培育力度。在打造智能健康新生态方面,该区提出要积极链接头部企业及高校院所、公共技术平台等要素资源,打造国家级生命健康创新示范区。(记者孟娇 宋桔丽 王方圆 肖鳕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