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至16日,省委主要领导在焦作调研时强调,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市,以特别能战斗、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的精神状态和奋进姿态,走出具有焦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并留下了“积极探索城市和大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这一重大课题。352万焦作人民群情振奋:焦作的前进方向更加明晰,焦作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有序谋划、实施“怀川英才计划”,深入推进与河南理工大学的市校融合……焦作持续强化对人才的就业创业、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全链条服务,以事业留人、平台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让各类人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显风采。

随着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全面推进,人才正在成为焦作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突破点。

“我们将深入学习关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精神,以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引才育才聚才,爱才敬才用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打造人才高地,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再造发展优势,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新篇章。”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说。

“怀川英才计划”引才育才

深耕厚植聚英才,筑梦怀川创未来。

引进具有核心技术和丰富加工生产研发管理经验的姚琪团队,焦作万方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瞄准解决“卡脖子”问题,上马高端精密数控镜面机床生产线项目,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聚才成势,聚智兴业。焦作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怀川英才计划”,让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尽情施展才华,以上下贯通、层次分明的“引才聚焦”人才政策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工作力度,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人才公共服务,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团队),签约一批人才合作项目。

连续多年举办的海外英才中原行暨焦作创新创业洽谈会,吸引了美国、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20名高层次人才携带项目报名参会,发布海内外专家项目510个,解决企事业单位技术难题110个,实现项目落地68个。

青年人才是希望所在。焦作扶持高校毕业生在焦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在焦就业、吸引青年人才来焦落户定居、健全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服务机制等,持续提升政策吸引力。

2021年,焦作市引进紧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4139人,为2016年的3倍多。

各行业、各领域人才来焦创新创业、贡献才智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人才工作在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道路上平稳前进。“怀川英才计划”的人才品牌旗帜,在新的征程上猎猎飞扬。

探索市校融合共生新路

具有百年历史的河南理工大学扎根焦作,与焦作一路相伴,共同成长。

焦作以前瞻30年的国际视野,紧盯“城市与大学完全有机融合”的目标,秉承共生共荣、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原则,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科研共创、企业共孵、文化共兴为路径,深度推进市校融合,坚定探索城市与大学融合发展、具有焦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高标推动见态度,高位推进见成效。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厅长、焦作市委书记、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任组长,焦作市市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创新平台建设、大学城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研究、支持“双一流”创建等五大专班,健全推进例会及沟通协调机制。设立市校融合专项资金,支持各类项目高效开展。

推进市校文化深度融合,打造高能级文旅名城。充分发挥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文化、旅游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优势和焦作“太极胜地·山水焦作”品牌优势,依托云台山、太极拳两大世界级品牌,大力推进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培育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国际文旅名城。

推进市校创新深度融合,打造中部地区新兴科创名城。将河南理工大学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焦作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突破关键共性技术。鼓励河南理工大学与市域企业共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博士后工作(流动)站、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和载体,推动市域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共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合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成果孵化基金”,共同建设科技成果项目库和人才库。

近日,河南理工大学与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建的新材料产业学院获批组建,成为市校融合的点睛之笔。

推进市校人才深度融合,打造中部地区人才强市。加快引进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快引进培育高等教育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能够带动引领焦作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学科。分行业、分门类、分领域科学组建河南理工大学智囊团。开辟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生留焦创业就业“绿色通道”,每年留住河南理工大学1000名至2000名毕业生,变“流量”为“留量”。

推进市校美丽乡村共建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河南样板。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焦作乃至河南的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服务。发挥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优势,设计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重点开发黄河流域和南太行两大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探索农村新产业新模式,培育一批乡村文化旅游观光示范村、示范小镇、示范园区。

市校深度融合,风景这边独好。

做强平台鼓励创新创业

千里马,在辽阔的草原上才能奋蹄驰骋。有了人才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打造高能级平台,是突破方向。

科学评估本地资源后,焦作市下出关键一招——组建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打通政产学研用通道,实现“五链”耦合,整合高校院所、省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和龙头企业资源,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让人才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下设科研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融资、研发平台、数字云等五个服务中心,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首批合作共建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南数字产业创新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焦作产业研究院、河南(焦作)应急科学产业研究院、河南省绿色低碳产业研究院、焦作工业设计产业研究院、焦作市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焦作市四大怀药绿色食品(药品)产业研究院等7个产业研究院和河南省科学院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

设计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发展工业设计、工业软件、建筑设计、创意设计等,打造“设计河南”。

以工业设计为未来赋能,焦作市工业设计产业研究院志在先行先试,在“设计河南”建设中构建设计产业发展新高地。

该研究院引进的知名工业设计公司,为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设计了2款叉车、1款牵引车,不仅将生产成本降低了25%,更将销售价格提升了22%,利润提升了150%。

焦作高度重视企业这一创新主体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在“万人助万企”等工作中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为高端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铺路搭桥。

河南理工大学的潘启东博士担任河南省绿色低碳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后,大力帮助河南强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条万吨级二氧化碳矿化制建材示范线,极大提高了企业产品竞争力,生产的负碳产品固碳生态砖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订购。

以气魄诚意“留身更留心”

要留住人才,就要成为人才的友好之城,“留身更要留心”。

打造健康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事业、待遇、环境一样都不能少。

对新引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按不同层次给予项目产业化资金扶持;对新认定的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优先推荐评审认定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申报国家和省多项重点人才计划;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授予“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安居是乐业的前提。焦作快速推进人才公寓、人才社区、高端人才特殊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研究制定人才公寓中转房制度,按照拎包入住的条件增加至5000套,有效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

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焦作市还将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提高高校毕业生落户生活补贴标准,博士、硕士、本科生拟提高至每月2000元、1500元、1000元标准,连续发放三年,并取消户籍限制。

“十四五”期间,焦作将持续推进“怀川英才计划”,实施新一轮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清单式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到2025年,引育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6000名、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50个,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0个,建设省创新龙头企业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共建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15个,打造科技产业综合体25个,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2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5家,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此外,焦作还将进一步完善科研人员职务成果发明权益分享机制,探索年薪制、股权激励等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加速打造集聚科研人员的创新高地。

怀衍众流,霈为大川。焦作将持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让更多千里马在怀川大地上竞相奔腾,沐浴在焦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春光”里。(记者姚广强温金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