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

美丽莲都画卷

登上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首页

全国推介


(资料图片)

▲登上人民日报、学习强国

浙江丽水莲都区

推动实施“千万工程”转型发展

绘就和美乡村

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300多米长的古街上,鹅卵石小路干净古朴,小溪清澈见底,古树、古桥、古屋相互映衬。最近,一批来自各地的作家在这里开展了一场探索瓯江风光的文学之旅。“一路走过来,就像在水墨画中游历一样。以后我在创作小说时,脑中会浮现这里的模样。”作家管平潮说。

20年来,莲都区坚定不移推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提档升级,一个个具有“江南韵、乡愁味、国际范、时尚风、活力劲、共同富”特点的和美乡村崭露头角。

破旧古村成功转型

作为古堰画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堰头村有民宿、农家乐3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05年的4000多元提升到现在的4.6万多元。20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模样。“家家养殖,垃圾遍地,夏天的时候臭味很重。”堰头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伟武告诉记者。

随着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万工程”,堰头村迎来了新机遇。张伟武说:“尽管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之后堰头村的硬件条件实现了很大提升。”

多年来,堰头村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亮化,拆除简易灰棚等200余处。村居面貌发生了质变,村民习惯发生了转变,堰头村不但成功从破旧古村转型,还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特色产业不断涌现

距离堰头村不远的大港头镇,也是古堰画乡景区的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90年代,不少大港头人从事木材加工产业,粗放发展让农村环境遭到了破坏。当地从整治环境入手,大港头的乡村面貌为之一变。

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在外做木匠活的杨翔军返乡创业,联合20多位当地手工艺人,一起开发旅游文创产品;还有做手工布艺的雷雅莉、经营餐厅和画廊的厉武军……凭借友好的创业环境,古堰画乡不仅让村民变身创客创业致富,还吸引近500名外来创客在此扎根。

“千万工程”催生了美丽经济的新产业。凭借航运文化、港埠文化、生态文化等,古堰画乡突出文化休闲小镇特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当地群众也端稳了绿水青山“金饭碗”。

企业、村集体、农户多方共赢

位于碧湖镇的下南山古村,离长深高速南山出口不到1公里。游客开车下高速公路只要再行驶5分钟,就能入住当地的原生态度假村。

“虽然这个村当初很老旧,但是整体格局保持完整,整村青瓦黄墙、错落有致,所以我们看准了这里。”下南山度假村负责人程长婴说。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下南山古村不但坚持了修旧如旧、修旧如故的原则,还增加了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区域。

前阵子,度假村接到了一批又一批客人的预订。“很多客人奔着杨梅来,南山杨梅汁多味甜,一到采摘季,特别受游客的喜爱。”陶素慧不仅是度假村的工作人员,也是当地的村民。每年到杨梅采摘季,她一边忙着接待度假村的客人,一边还要忙着销售杨梅。她说:“很多人就是因为南山杨梅,才选择到这里住宿。”

现在,村里一栋栋“黄泥房”变身“黄金屋”,村集体收入和农户收入双双增长,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多方共赢。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莲都区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44.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83.2亿元,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6万元。

绿水青山变成幸福靠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