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华夏,大江南北一片繁忙。今年的春耕,“科技牌”是一大看点,从南到北,水稻育秧、小麦田、玉米地……,科技种粮的画卷徐徐展开。

4月,南方的水稻正值育秧期。湖南省益阳市的智慧农业育秧工厂正通过现代化温室大棚和循环立体运动式育苗设备,给予秧苗充分光照,为万亩稻田提供优质机插秧苗。

黄淮海的小麦田上空的无人机成为一道风景。家住山东青岛平度市的杨付涛操纵着两台无人机起飞,有条不紊地喷下细密均匀的农药。

在西北,和无人机一样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的“黑科技”,是爱科农“智慧种植决策”系统。新疆博州的王亮种了1400亩玉米,去年在爱科农“智慧种植决策”系统的指导下,实现了数字化种植,玉米亩产比其他种植户增收100公斤。为备战玉米播种期,王亮利用“爱耕耘”APP进行线上圈地,不仅可以详细了解土壤信息,还提供精准的种植方案,包括气象、种子、病虫害、水肥等每个细项。“我以前期待有一款可以测土壤湿度并预告灾害天气的工具,而爱科农的“智慧种植决策”系统完全超出我的预期。”有了爱科农的加持,今年,王亮和朋友联合承包的近5000亩土地也提上日程。

东北黑龙江富锦,黑土地上备耕忙。爱科农数字农服团队的“搭把手”,助力当地农户为春耕做足准备。“我们会在播种前,在手机上帮农户把地圈好,提前获取地块的氮、磷、钾、实时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土壤信息,便于之后提供给农户更精准的智慧种植决策方案指导。”

据了解,应用在农户田里的爱科农智慧种植决策系统可根据当地气候、地貌条件,推荐播种日期、种植密度,提供田间环境大数据分析、农作物分布与长势分析、科学水肥管理、灾害预警、农作物产量预测等等。

随着农业向智慧化、标准化发展,无人机、智慧种植决策系统等数字工具已成为春耕生产中的一抹亮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在希望的田野上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粮”辰美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