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的6名党员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辖区企业在专利被侵权时,往往面临着维权难的问题。为此,他们巧借政策东风,聚焦企业诉求,联合辖区保险公司探索开展“专利险”业务,切实减轻了企业的维权负担,让企业能够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技术研发上。

最近,创业者秦法伟花了不到2000元钱,为自己发明的一种“聚乙烯纤维融纺”材料的专利购买了保险。这种应用于军工产业的纺织材料,每年能给他的企业带来稳定的订单。回忆起“买保险”的整个过程,他感慨:“以前给人买保险、给车买保险,谁能想到现在还能给专利买保险!”

“这保险,咱买了确实省心不少!”秦法伟这句话道出了很多科创企业创业者的心声。专利凝聚着创业者将创意化为现实的心血,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然而,专利一旦被侵权,企业往往面临着举证难、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

如何帮企业减轻维权所带来的负担?莱芜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进行了一次创造性的探索。

市场惊现“同款”企业维权举步维艰

专利对创业者来说有多重要?莱芜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张华举了一个简单又耐人寻味的例子。当地有师徒两人共同生产销售一种取暖设备,该设备主要由师父设计完成,但由于师父缺乏专利保护意识,被徒弟抢先申请了专利,师徒之间因专利使用权属问题反目成仇。

“一旦走上诉讼路,对于企业来说,整个过程可以用‘旷日持久、不堪其扰’来形容。”张华透露,莱芜区企业中,不乏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科创型小微企业也不在少数。在前期组织党员实地调研走访中他们发现,因为专利被侵权,企业因举证难、成本高等原因最终不了了之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企业来说,普遍有着想要降低被侵权风险和维权成本的诉求。

莱芜区有一家企业生产节水灌溉设备,负责人田锡增历时3年发明出一种效率更高、更加环保的新型设备。然而,新设备上市后仅仅不到一年,他就在市面上发现了“同款”。竞争品的出现大大抢占了该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企业不得不开始了长期的维权之路。

维权,意味着企业要投入人力、财力和时间。前车之鉴使得很多企业对此顾虑重重。

“提高企业专利保护意识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一旦有侵权事件发生,如何为企业分担维权负担,让他们能够安心做研发。”张华说。

巧借政策东风难点就此破题

2021年9月,恰逢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企业知识产权保险扶持政策,这让发展中心的党员们找到了发力点。

“党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只有真正惠及企业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临近退休的穆念河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近20年,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常年驻企为创业者提供专利保护帮助。得知这一新政策后,他乘坐公交车奔波于各街道乡镇之间,上门为企业解读政策。

发展中心的魏奉彬、刘芹和秦雪莹等党员同样走访了辖区多家企业。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有意愿为专利购买保险,更何况还有保费资助政策。但彼时,“专利保险”还属于新鲜事物,莱芜区范围内也没有相关的保险业务。为此,党员们分头行动,开始上门与辖区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商议,能否推出一种“专利险”的产品。

“实话实说,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首先会考虑的,是‘划不划算’这个问题。”张华坦言,起初,几家保险公司对此都有顾虑,因为没有成熟经验可循,谁都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几次“碰壁”并没有让大家放弃,而是决定用政策和案例来说服他们。

专利买保险政府来“买单”

发展中心为此多次派工作人员与保险公司对接,为他们解读当前扶持政策。当他们看到了发展中心汇集的案例资料、了解到很多企业对此有需求时,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从最初的一家到后来的6家,保险公司的参与积极性高了,彼此之间还形成了“竞争”,保险赔付额度、优惠力度也比最初制定的方案提高了不少。

“企业职务发明专利投保,每件支付不高于2000元的保费,专利受到侵权后,每单最高可赔付20万元。”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莱芜中心支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一旦遭遇侵权,赔付钱款可用于请律师等诉讼费用。而按照政策文件,企业所缴纳的保费,其中60%由政府“买单”。

各保险公司产品推出后,有不少企业负责人主动要求投保。为了能让他们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党员魏奉彬与同事们加班加点为企业整理材料。截至目前,莱芜区共为8家企业、34件高价值专利购买了保险,速度在全市领先。  (记者王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