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国持续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31亿亩,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在炎炎夏日的7月,北方工业大学一支名为“绿沙”实践团的青年大学生队伍踏上了探索与科考的征途,他们的目的地正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新中国科学治沙开始的地方。7月22日至24日,“绿沙”大学生实践团怀着投身到祖国大地亲身参与生态环保的热情,用脚步感受了这片曾经黄沙漫天的土地,将彰武治沙精神深植心田。

【探索:迈向绿色奇迹】

实践团首站来到了治沙技术的摇篮——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正是在研究所的科学引领下,彰武县在治沙过程中,探索出了“以灌木固沙为主,人工沙障为辅,前挡后拉,顺风推进,分批治理”的综合治沙方法;开创了樟子松引种治沙的先河。通过研究所专家的介绍和讲解,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彰武地区治沙的历史与现状,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绿意盎然,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治沙人的心血与汗水。随后,他们前往弘扬传承治沙精神基地,深刻感受到了治沙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见识到了“大漠风流”四个字背后沉甸甸的付出与艰辛。

图中为研究所所长于国庆介绍彰武治沙情况 绿沙实践团供图

图中为绿沙实践团向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科考目的和内容 绿沙实践团供图

【交流:与治沙人面对面】

7月23日,“绿沙”大学生实践团前往彰武县林业和草原局,与当地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林草局副局长商涛深情地讲述了彰武治沙事业的艰辛历程,每一位治沙前辈都令人敬佩,每一个治沙故事都令人动容。70年来,在这片名不见经传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人沙大战。一代代彰武人形成了独有“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治沙精神,它以穿透时代的生命力,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在阜新市彰武治沙学校,校长翟钟龄给实践团成员上了生动的一课,成员们系统地学习了东北西部防护林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对治沙技术与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下午,他们走进章古台镇人民政府,章古台镇是彰武科学治沙的起点,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固沙造林试验田。“绿沙”青年与当地干部群众就治沙经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图中为治沙学校校长翟钟龄向绿沙实践团介绍彰武治沙主要人物事迹 绿沙实践团供图

【传承:将治沙精神播撒人间】

7月24日,随着调研与科考活动接近尾声,绿沙实践团的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特意前往当地松树培养基地学习体验松树修剪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治沙精神。随后,他们带着提前印制好的科普宣传单,在当地向群众普及治沙知识与生态环保理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倡议更多的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共同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园。

图中为绿沙实践团成员在进行科普宣传工作 绿沙实践团供图

【绿色长城奇迹之旅:总结与收获】

为期三天的彰武之行,对“绿沙”大学生实践科考团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未来,绿沙实践团表示将继续秉承治沙精神,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第一,要大力弘扬彰武治沙精神,传承治沙人的伟大追求,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第二,持续推广彰武的科学治沙经验,向西部沙化严重地区提供技术支持与经验分享;第三,加强与当地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治沙技术与方法。最后,他们还将进一步深化科普宣传教育,培养和凝聚更多热爱环保、关注生态的新时代青年力量。绿沙实践团愿每个人都能成为一颗“绿沙”,似水滴汇聚成江河湖海,用大家的力量,拥抱绿色,创造绿色长城!( 徐心怡 刘晨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