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向父母、亲友借上10万~30万元,利用已有的品牌效益开加盟店,不但创业成本合理,风险看似也比自己“从零做起”低很多,相对而言更有诱惑力,因此不少创业青年在“冲动”下签约开加盟店,以为一年半载就可回本,但现实往往不似想象中那么美好。年轻人创业开加盟店容易遇到哪些“坑”?如何规避这些“坑”?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资料图片)
广州市区的一家咖啡加盟店
操作全程被监控
任何“不规范”都要罚款
才开张不到两个月,28岁的阿斌就已着手把奶茶店转让出去了。整店转让价格为25万元,包含3年的加盟管理费、设备费用、装修费用以及店铺1年的租金等。
阿斌当初加盟这家奶茶店,首先是考虑其口味和品质不错,他进一步了解后得知,像这家奶茶店一杯20元的饮品,其毛利可以做到12~15元,在签合同前,加盟主还向阿斌展示了其他加盟商目前每个月的流水,加上客服人员的话术,让阿斌更加坚信加盟该品牌一定能赚钱,于是很快便签订了合同。
但开始经营后不久,阿斌就发现自己“好像被坑了”。“奶茶店的操作间按照要求都装上了摄像头,我们做饮品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抓拍下来,任何操作不规范都要罚钱。”
冲咖啡
阿斌举例,例如做一杯“椰汁拿铁”,按品牌方的要求必须“先放冰块、再放椰乳、最后倒咖啡”,一旦顺序反了,比如先放椰乳再放冰块,就要罚1000元;此外,操作台面上有一个专门用来清洗容器的刷子,这个刷子必须放在指定位置,一旦店员在操作过程中位置放错了被抓拍下来,便又要罚1500元。“本来我们生意还是不错的,但有时客人多或者外卖单多时店员往往会手忙脚乱,很容易就把一些操作步骤搞混了,于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被罚钱。虽然我尝不出‘先放椰乳’和‘先放冰块’的两杯饮品有哪些口味上的差异,但品牌方不管这些,抓一次罚一次。我们的店才刚起步,实是经不起这么罚。”
阿斌现在后悔,当初签合同时没有仔细阅读这些扣罚的细节条款,也没有和其他加盟商仔细了解情况,只是单纯地关注流水和毛利。“利润是可以的,但就是罚得也多,我感觉自己太年轻,被‘套路’了,只好尽快转让止损。”
进货遭“强卖”
创业小白遇咖啡豆“噩梦”
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律师蓝雄声长年参与各类特许经营案件的代理工作,他告诉记者,商业特许经营(下称特许经营)是加盟在法律上的专有名词,而近年来,年轻创业者涉及的特许经营纠纷呈上升趋势。其中,投资成本低、毛利高的咖啡、奶茶等饮品甜点店是纠纷的“高发区”。
“去年我就经手了一个毕业大学生开咖啡加盟店的纠纷案件。”蓝雄声介绍,2019年,当事人小刚在中山加盟了一家咖啡店。“他当初认为,这个品牌方的经营模式不错,咖啡豆是自产的,不需要像别的咖啡店一样到外面买豆子,经营成本看起来较低。”
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小刚却发现,由于店铺选址不理想等原因,销售额一直上不去,而按照合同约定,无论店铺业绩如何,每隔一段时间,小刚都必须向品牌方购买一批咖啡豆,这导致店铺前期进的豆子还没消费完,小刚又被迫进货,最后越做越亏。“品牌方要求小刚至少每两星期就要向他们买一次咖啡豆,尽管成本才十几元1斤,但他被迫一次要买50斤,花费将近1000元;此外,品牌方还会搭售给他一些名贵的咖啡豆,而这些豆却不按斤卖,每袋三四百克,一袋就要七八十元。除了买豆子,加盟合同里面还约定了品牌方定期指导的费用,包括经营策略的调整指导,短视频号的品牌推广等,这让小刚每个月都要搭进去七八千元。”蓝雄声说。
咖啡加盟店
“年轻人创业容易冲动,对事物的把握、定性不够准确。” 蓝雄声表示,小刚当初没有认真研读合同,只看到毛利很高,并且加盟费也就七八万元,还可以分期支付,原以为1年左右就能回本,但因为没办法消耗掉买来的豆子,让店铺经营越来越难。而由于存在高昂的违约金,小刚也不愿提前终止合同。最后,该案在法院主持之下调解结案。
多半商品长期“缺货”
加盟便利店反而不“便利”
除了奶茶和咖啡店,便利店的加盟近年来也出现不少纠纷。蓝雄声介绍,加盟便利店的合同一般会设置得特别长,有主要条款以及配套条款。“主要条款的内容通常较少,以约定加盟时长和加盟费为主,但配套条款就会很长,如约定两个相同品牌的便利店之间距离不能够少于多少米、品牌方如何进行配货等。”蓝雄声表示,这类配套条款往往最容易引起双方纠纷,比如合同约定“1公里内不能够出现两家同样品牌的便利店”,但品牌方为了赚钱,往往会默许这种情况出现,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原有门店的盈利,从而引发纠纷。
某便利店内(来源:视觉中国)
蓝雄声曾经手一个便利店纠纷个案。该案中,事主花了5万元左右加盟了一个品牌影响力较弱的便利店,店内的酒水、香烟、零食等都由品牌方负责配货、补货,但事主开始经营后才发现,需要配的货从品牌方那里很难订到。“很多品类在系统中常年显示缺货,一多半无法下单,这导致店内长年只能卖单一品类的商品,如很多饮料订不到,难以迎合更多顾客的选择。”事主认为,这与原来的合同约定不一致,无法实现多品类销售,进而导致经营更加困难,到后面只好通过诉讼方式解除合同。
蓝雄声表示,人们创业加盟便利店主要考虑两点,其一是便利店的品牌影响力,这是基点;其二是品牌方能够联系好所有品类的配货,如饮料、酒水、零食、薯片等供应商,不需要加盟商再去找,便利性特别强。“这两点是开便利店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如果实现不了,加盟商必然会有意见,开便利店本来就是薄利多销,但有些品牌可能是刚做起来,影响力比较弱,加上品类较单一,便急于招加盟商,最终导致双输的局面。”
记者调查:
客服多称“半年能回本”中高端品牌加盟要求高
针对前期采访了解的情况,记者以想要加盟为由调查了多个茶饮品牌。记者发现,在奶茶咖啡店方面,大部分比较知名的品牌加盟费相对较贵,也非常“爱惜羽毛”,对创业新手开店较为排斥;而一些市场知名度较低的品牌,通常对任何加盟都来者不拒,加盟费也相对低廉,且这些茶饮品牌的客服大都会表示“目前每家加盟店都在盈利,加盟半年到1年左右即可回本。”
一家市场知名度很高的茶饮店客服告诉记者,该品牌之前七八年一直专心做直营店,直到去年才开放加盟。“之前只做直营是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因此我们现在开放加盟也会非常重视加盟商的质量,之前没有任何餐饮经验的加盟商我们不会考虑,而对加盟店的选址我们也有明确要求,不符合品牌形象和定位的商场店铺,即使加盟商觉得再好,我们也不会同意。”
另一家市场定位相对中端的鲜果茶品牌客服告诉记者,他们店在广州的加盟费将近8万元,在其他城市则只需5万元,且目前广州主城区的店铺数量已经饱和。“我们要保障每个加盟店的客流,如果大家挤在一块开,对已经开张的门店不好。”该客服表示,他们在整个广州已有400多家加盟店。“每家店都是盈利的,每个月的流水从20万元到40多万元都有,店里一杯饮品的毛利能占到六成,像20元一杯的饮料,就能赚12元。”
一位顾客在点单(@视觉中国)
这位客服表示,他们并不排斥创业“小白”,但在门店选址上必须要参与。“不能完全任加盟商选位置,因为一家店倒了,会对品牌造成很大伤害。”
该客服还介绍,店铺内必须安装摄像头,对店员的操作进行全程监控。“我们主要是担心出现一些脏乱差的情况,这是对我们的保护,也是对加盟商的保护。”而当记者提出希望先看看合同文本时,对方则表示必须到签约时才能看。
在一家知名度比较低的柠檬茶店铺,客服表示他们的加盟费只需要3万元,但原料需要每周向他们购买。“柠檬和其他配料、包装必须从我们这里进货,现在门店的销售情况都还不错,基本投资半年就可以回本了。”而当记者查询其公司背景时,却发现该品牌并没有相关特许经营资质。
律师建议:
市场调研至少1个月加盟前先查舆情和资质
蓝雄声介绍,我国很早就对企业的特许经营活动进行规范,现行有效的相关管理规定包括《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对于什么样的企业能开展加盟业务,接受加盟商的投资、开店等都有详细规定。
蓝雄声
他表示,一些流量明星代言的加盟店尤其需要警惕。“前段时间就倒了不少流量明星代言的奶茶店、火锅店。这类店铺的品牌是以明星效应作为主要基石的,一旦明星有负面舆情,旗下的加盟店往往一倒一大片,对加盟商来说,投出去的成本一下子可能就没有了。”
蓝雄声认为,加盟的很多“套路”都是类似的,品牌方常常会把毛利、成本讲得很清楚,让加盟商看起来觉得“预期还不错”,但长期做下来常会出现几类问题。“一是单纯靠明星代言效应,一旦明星出现负面舆情,店铺就没办法继续开;二是各类细碎的扣款;三则是配套条款里面的约定品牌方没有做到,导致加盟商蒙受损失。”
对于如何规避加盟风险,蓝雄声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是做好市场调研。调研时间一个月以上比较合适,一定要查清楚商家的品牌基石是什么?牢不牢靠?还要调研打算开的店铺的位置、附近的人流量和人群喜好等。不能单纯被低加盟费和客服的话术冲昏头脑。
第二是调查品牌方的特许经营体系。品牌方是如何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的?如何管理加盟商,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如果没有按照规范做,会有什么后果?对品牌方的管理模式一定要摸清摸透,要想各种办法了解清楚。
第三,要去看看品牌方的舆情。查询该品牌是否有负面新闻,用相关软件查询是否有涉诉案件,品牌方是否具有特许经营资质等。特许经营资质可以在商务部官网的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平台查询。
第四,建议刚创业的“小白”不要自己独资开加盟店。因为试错成本太高,在还不熟悉行情的时候,两个人以上一起开,遇到问题可以一起商量,对风险进行分担。
第五,一定要理性分析。当品牌方给出的承诺或者营销策略跟前期调研完全不一样时,必须再做了解和调研。尤其当品牌方给出的数据比前期调研的好得太多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合理评估加盟后面会有怎样的收益。
第六,跟品牌方签合同前一定要谨慎。加盟合同的文本通常都是特别长的,尤其是一些电子合同,要去盯准每一行小字,要点进去看看是否另外还有合同。一定要仔仔细细地去看完整的合同文本,认为有异议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及时解决。否则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往往就会碰到前期根本无法预见到的纠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