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公交精准载人出行,“智慧红绿灯”缓解交通拥堵,无线通信手段实现车路协同……以“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等为代表的智慧交通在科技助力和政策支持下不断发展,有效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
“聪明的车”提升通行效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APP一键叫车、手机确认、后排落座、系上安全带、点击开始行程,从始发点到目的地,一路上,主驾驶空无一人,方向盘却自主转动。车辆不仅能自动识别红绿灯,对障碍物进行避让,车速也很平稳。这套只有乘客、没有司机的乘车流程,对于在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上班的周丰雪来说,已经很熟练,“智慧交通真的很便捷!”
“还有100米前方即将红灯……”伴随屏幕提示,车辆减速,周丰雪乘坐的无人驾驶车在信号灯前稳稳停住,时间刚刚好。在肉眼可见信号灯之前就可准确接收信息并给出判断,乘车体验科技感十足。汽车是怎么“看”到信号灯的?原来,路口建设有车路协调系统,实时为车辆传递整体路网情况,不仅有前方信号灯的变化,还能提供是否堵车等信息,让无人驾驶汽车“耳聪目明”。
无人驾驶技术还被应用在公共交通领域。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心洲,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无人驾驶公交小巴有序穿行在环岛公路上,自动驾驶的无人售卖小车招手即停、扫码可购。在河北雄安新区,“弹性公交”通过智能调度为乘客提供专属顺路公交,乘客能享受到一人一座、一车一线路、无需换乘的舒适出行体验。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愈发成熟,从客运到货运,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东商用车基地,园区物流无人驾驶重型卡车已经投入商业运营。该卡车可不分昼夜地高效运行,主要负责园区库房与库房、车间与车间的货物运输,既提升效率又节省成本。
“智慧的路”缓解交通拥堵
科技赋能让城市的智慧交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例如,百度AI(人工智能)全域信控已在北京亦庄落地应用。据介绍,百度AI全域信控通过对道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装上“眼睛”和“大脑”,让过去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该模型基于自身对区域交通流量的感知能力,动态调整路口绿灯时长,有效降低司机路口平均等待时间,助力缓解交通拥堵。
被称为“城市插座”的智慧综合杆提供了多项方便市民出行的服务。比如,成都“大运之路”的智慧综合杆集智慧照明、交通流量检测、视频监控、车路协同、交通信息发布、行人检测等功能于一体,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如今,多地在交通中采用V2X(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无线通信手段。天津智能熊猫公交车V2X道路就是一条“智慧路”。该路段7个路口都有摄像监控、毫米波雷达、5G基站、北斗高精度车载定位终端等智能化设施,道路信息可以通过5G网络传输给城市大脑和智能公交车,从而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城市大脑的融合感知。
“灵活的网”加快产业布局
在2023上海车展上,车联网等新技术成为关注热点;5月,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设置了智能网联车体验区;6月,2023江西省车联网安全大会举行……今年以来,社会对车联网行业关注度不断提升,各地加快相关产业布局。
据悉,车联网作为一项人车互联功能,主要应用在驾驶辅助、自动驾驶及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超1.5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在网联发展方面,全国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7000余台套。
在近日举行的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明确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发布新版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推进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等标准的制修订,并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杨俊峰 钱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