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去年教师节,当我虔敬地向曾经教过我的各位老师发去微信祝福时,我突然想起了马老师。啊!我竟然忘了属于她的那份祝福!在我众多的老师中,她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因为她不仅是我的授业恩师,也是我亲爱的妈妈。收到我的节日问候,她很惊喜,既开心又有些意外。
马老师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现在已经70多岁了。高中被迫辍学的她,结婚生子,有了3个女儿,围着锅台转了10年,终于抓到了一个转变命运的机遇,争取到了一个去农村当民办教师的资格,继而考取了师范学校。那时候,姐姐刚刚读小学一年级,我还没上幼儿园,妹妹不满1岁,妈妈牙一咬,心一横,把幼小的妹妹带上,寄宿在农村老姨家,那种既要适应新工作,又要照顾小妹,既惦念姐姐和我,又要克服艰苦的生存环境的煎熬,换到今天,不知道有几个年轻人能坚持下来。即使在当时,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扛下来的,马老师以她的坚韧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终于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家人再次团聚,她和我同年进入了镇上的小学,以教师的身份。
马老师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成为我的语文老师的。我很快发现了马老师和以前的老师不一样,因为她不像其他老师那样,会经常给爱举手的我机会,让我觉得受到了冷落,那时的我怎会理解她希望所有同学都机会均等的想法呢?但马老师的语文课堂常常是充满趣味和笑声的。至今我还记得,有一次,马老师让一位同学朗诵《渔夫和金鱼》里面的段落,其中有一句“你这个地道的傻瓜”,被那个同学声情并茂地读成“你这个地瓜!”全班同学爆笑,马老师也笑出了眼泪。她对学生是那么宽容慈爱,从不会恶语相向,所以我们在她的课堂上心里是放松的。
在家里,马老师孝敬公婆,待人谦和远近闻名,有口皆碑,和我爸爸两人一辈子也没有大声争吵过,这多少有些令人惊讶,却是铁一样的事实。马老师说,当年她结婚嫁过来的第二天,早上4点就起来给全家人做饭,还总是诚惶诚恐,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奶奶一家的亲戚来往一年不断,家里又不富裕,所以,马老师常常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有一次,一盘酸菜小炒,客人吃剩下一口,她想给我们解解馋,可是奶奶说:“留着下顿吧,还有客人。”马老师每每回忆起这些,明明是笑着的,但我却能清楚地感受到她的心疼,她还落下了一个病根儿,一听到家里有客人要来,她就紧张。
一退休,马老师立刻投入到另一份伟大的事业中:给我们姐妹3人带孩子。姐姐家的儿子和我女儿,马老师都从他们出生带到6岁,妹妹家的女儿带到11岁。马老师温婉的性格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和爱:外甥小时候喜欢坐公交车,她就常常买一张票,带着他从起点坐到终点再坐回来;女儿喜欢拼图,马老师不厌其烦从4块儿、20块儿……到1000块儿,把无尽的耐心都给予了孩子;外甥女喜欢户外活动,马老师在东北的寒冬,也会带着孩子去堆雪人。每当我们焦虑的时候,她总是以一颗平和的心态来安抚我们,让我们回归理性。如今,姐姐的儿子在大学计算机系读研究生,我的女儿也考入了理想高校,妹妹家的女儿在初中,学习态度端正,积极进取。这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都倾注了马老师的心血。
近几年来,马老师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她每天孜孜不倦地研修学习,享受着属于她的精神世界,乐在其中。她谦卑善良、低调平和、坚韧不屈、求知若渴、乐观上进的品格,不但在我个人成长过程中影响着我,更是惠及并滋养着我的下一代,让我们的家风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马老师,教师节快乐!(丁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