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梁丹)11月23日,上海市正式颁布《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提出,社区托育点应当按照本市有关标准的规定,配备从事临时照护、保育、卫生保健等工作的人员。作为本市托育队伍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上海开放大学在《条例》颁布首日也同步启动了“社区宝宝屋”从业人员培训活动。

今年起,上海试点探索社区托育服务,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位于基层社区的“宝宝屋”着眼于为婴幼儿家庭带来家门口的托育服务。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宝宝屋”在上海全市范围覆盖率将达到85%,中心城区街镇覆盖率达100%。

在此次由上海开放大学主办、上海市普陀区托育服务中心承办的“社区宝宝屋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中,来自普陀区十个街镇的社会发展服务办相关人员和运营服务方负责人、曹杨街道6所公办幼儿园教师代表等相关人员近30人参加了培训。

普陀区托育服务中心主任奚岚从依托政策健全社区托育服务的工作机制、资格审查保障从业人员队伍有序发展、“一网通办”提升便捷式预约报名途径、赋予特殊儿童公平机会等方面介绍了普陀社区托育服务的工作举措,普陀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科学育儿部主管王红分享了基于生态学理念的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环境创设。同时,学员们还观摩了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宝宝屋”的环境和幼儿托、膳食料理等活动。

下一步,随着“社区宝宝屋”数量的逐步增加,上海开放大学将持续深化“社区宝宝屋”从业人员能力提升项目,围绕“宝宝屋”的环境创设、活动设计、混龄儿童照护、隔代养育、运营与管理等主题开展培训,让婴幼儿家庭在“家门口”就能享有专业的托育照护服务,实现“幼有善育”。

“宝宝屋”从业人员培训活动现场 学校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