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中国境内傣族共有132.9万余人。中国的傣族人民主要生活在云南省,大体分为三个亚群:一是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泐支系,二是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那支系,三是散居在新平县、元江县等县市的“花腰傣”各支系。
秦汉之际征伐南越,“越以此散”,原居住在两广的南越先民纷纷沿着珠江水系往西迁徙,有的进入今日的云南,到达滇西、滇西南的傣族形成了傣那支系,进入滇中、滇南的傣族就形成了傣泐支系;仅到达滇东地区仍与壮族杂居的形成了人数较少的“花腰傣”各支系。
中国的傣族尽管在语言、饮食、信仰、生产习俗等方面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但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漫长的岁月里各自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三个亚文化圈,彼此的差异尤其体现在各支系傣族的女性服饰上。
(相关资料图)
傣泐女性的服饰和银腰带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泐女性是美丽的代名词,她们的美需要从头慢慢欣赏。傣泐支系女性的亮点在头部,婚后女子一般要梳半月形椎髻,将头发弄成扁平状稍偏向左耳,从正面看形似一笼半月,剩余的发卷螺旋绕到头顶,再用一把长梳子固定住,在顶髻挂上一束鲜花垂在右耳边,这种发型能凸显出傣族妇女的姣好面容。60岁以上的妇女总体归于朴素,头上不再戴鲜花,但会插一支簪子,以塔式金簪最为多见,体现了傣族人心中对佛塔的尊崇。
西双版纳傣族女性在婚前和婚后的服饰差别并不大,从上衣变化可以看到傣族服饰随着时代发展发生的一些色彩和样式改变。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吊带式短上衣,下着筒裙,衬托女性苗条的体形。后来,受到东南亚文化的影响,人们崇尚泰式服装,服饰颜色极尽奢华,具有背披一片披肩的特点。近几年,斜襟上衣,颜色偏于素雅的傣泐传统服饰重新受到人们的喜爱。下身着装一直都是筒裙,筒裙布料的图纹多为大象、莲花、佛塔、佛寺等,反映了当地一直延续着的传统审美观念。
西双版纳傣族喜用金银打制首饰和装饰品,常见的是银腰带、银碗、银钵,家境好的也有金项链、金镯子、金戒指等。这些首饰都是额外佩戴的,而非直接镶嵌在服饰上。与汉族相比较,傣族尽管挨近盛产玉石的缅甸,却没有形成玉文化,在傣族女子的传统饰品中玉石比较少见。
每逢“赶摆”“赶塔”等社区活动,各村寨的人们纷纷出动,这是观览傣族女性传统服饰的最佳时节。“赶摆”类似于壮族的赶圩、汉族的庙会,既有经贸往来,也有拜佛、拜塔等民间信仰活动,还有村民自导自演的歌舞表演。届时一群群穿戴民族服饰的女子相约同行,她们的服饰在颜色和风格上各具特色,成为摆场上美不胜收的风景线:傣族少女服饰颜色绚丽,既有天空的湛蓝、金子的明黄,也有树木的翠绿、朝霞的柔橙;中年妇女服饰颜色浓厚,如湖水的深绿、晚霞的幽紫、大地的褐黄;她们个个头戴各色饰品,有金花、银花、金簪、金叶穗子等;老年妇女大多选择深沉的颜色,素净的装束低调却端庄,唯有头顶上一抹金簪是亮点。
同一个村寨年龄相仿的傣族妇女往往会自觉自愿地形成一个团体,她们平日在生产生活中互帮互助,逢年过节则相约定制颜色和款式一样的服装。相同的服饰不仅能展示出一种整齐的美,也是一种身份标识,是女性群体对友谊的渴望和认可,这种来自团体的归属感能使她们感到安全与自信。
傣那女性的服饰和银项圈
生活在德宏的傣那女性服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的女性服饰也不尽相同,女性婚前婚后的服饰会发生许多改变。在过去,少女下身着装多为黑色长裤,上身则穿着无领或小领褂子,颜色多为青色、蓝色、白色、水红、水绿等,腰前系黑色绣花围腰,常用黑绿色带子扎系,将带子两端垂在腰间。待嫁的姑娘则用红头绳把头发扎成长辫子自右至左绕在头的周围,逢年过节还要加戴一顶小型蔻帽。婚后的女性改穿筒裙,解去发辫换成椎髻盘于头顶,用梳子固定,外戴黑褐色的筒帽。如今,追赶时髦的婚后妇女有的用长条海绵裹成筒帽,外包淡粉色毛巾折成双层,自脑后向前额裹,交叉后再向脑后延伸,最后用别针固定住,形成牛角式样的毛巾筒帽。婚后妇女以黑色长筒裙为主,通常要穿三件,最里面一件长至脚踝,以柔软面料为主且不需过多装饰。中间一层筒裙稍微短一些,裙子中间通常有黑、红、绿、黄色丝绸相间拼接,也有的是绣出菱形等几何纹样,裙底用绸缎镶成花边。最外面一层裙子类似于围裙,长度大致到臀部。每一层裙子都用一条系带系牢,最外层的裙子左侧垂吊两条植物花纹的飘带,类似于腰带。这种筒裙穿好后左侧往往略高出右侧,加之侧边的长飘带,行走起来有一种雍容华贵之态。
与傣泐支系服饰的斜襟不同,傣那女性以对襟上衣为传统服饰。每个女子结婚时会订购4颗成套的傣族传统拉丝工艺制成的银纽扣,形状有花苞、凤凰、鸟、蝴蝶等,外面镀一层黄金。这套纽扣可以取下来换在不同的对襟衣服上戴,通常一人一辈子就使用一套纽扣。逢年过节或者平日里赶集、走亲访友,她们都要穿戴自己的这套银纽扣。在人群中,她们胸前的纽扣最为吸睛。
除了银纽扣外,傣那女性结婚时还要打制一套银首饰,包括银手镯、银戒指、银项圈、银簪、银槟榔盒等,她们会终生佩戴,因此,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老人手上的银镯已经磨得锃亮。也有的老人将自己厚重的银镯取下重新送去银匠家重新打制成若干小手镯,赠送给刚刚出生的孙辈。对傣族人民来说,这些银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婚姻的媒介,更是亲情的延续。
傣雅女性的服饰和银角穗
新平、元江一带的傣族因其美丽的服饰而被外人称为“花腰傣”,其中又以傣雅支系的女性服饰最为典型。传说“花腰傣”是“古滇国的贵胄”,秦汉时期傣族逃避战乱大批往西、往南迁徙,那些身着烦琐服饰穿金戴银的贵族们行动比较缓慢而落在大部队的后面。逃避战乱的人们相约一路砍倒芭蕉作为迁徙路线的标记,然而芭蕉抽芽很快,后来者看到芭蕉已经长出嫩芽,误以为先锋部队已经走远难以追上,他们就落脚住下不再追赶,与周边彝族、哈尼族、壮族杂居在哀牢山腹地,形成了如今的“花腰傣”。
与西双版纳和德宏两地傣族相比,傣雅妇女的衣服其最大特点是镶嵌银饰,尤其是上衣的领口和胸口,筒帽和腰带也都镶缀了银饰。镶嵌工艺也非常精细,领边及下摆边缘都缀有闪亮的小银泡,间隙挂着叶子状银角穗,服饰整体动辄重达五六斤。
傣雅女性服饰以黑色为底,用红色、绿色、黄色绸缎做条纹点缀。其中,上衣非常短小,一般分为内外两件,贴身的上衣圆形立领、无袖,长度只到腹部。外衣无领也无纽扣,比内衣更短,长度仅到胸部,有细长的袖子,袖子的下半截有红、黄、绿、白等彩色绸纹或丝线绣纹,襟边和下摆都镶有丝绸彩条或刺绣花纹,有的也嵌有银泡。腰部系一条较宽的彩带缠带,“花腰傣”也正是由此得名。
“花腰傣”女性服饰相对于德宏傣那女性服饰来说更为单一,不会随着年龄而变化,婚前和婚后的筒裙样式也一致。裙子一般穿三层,热时减为一层,冷时最多可穿五层。傣雅女性筒裙与傣泐女性、傣那女性筒裙也有差别,那就是傣雅女性的筒裙长度大多只到小腿,裙子沿着膝盖向左上方翘起,当多条裙子叠穿时,上翘幅度一层比一层略提高,正好可以使每条裙子底部最精细的彩色花边展现出来。筒裙向上翘起形成一个好看的斜度,鲜艳的色彩宛如一条条起伏绵延的江河,十分俏丽。逢年过节或探亲访友时,傣雅女性还在臀部附戴一块镶满银泡和红色绒花的三角布饰,下端缀满红绒毛花。一群身着传统服饰的“花腰傣”少女走在路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非常引人注目。
傣雅女性的服饰已经缀满了银饰,所以除了手臂上可以戴手镯和戒指外,她们头部、颈部和胸前基本不戴饰品。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胸前会挂一个里面装有槟榔的小银盒,也起到装饰的作用。总体来说,“花腰傣”的服饰是精致华贵的,也是经典的,不负其“古滇国贵胄”的风范。
共通的服饰文化内涵及其功能
尽管生活在三个地域的傣族服饰各具特色,但这些服饰仍有许多共通之处。
其一,傣族整体服饰大多由上衣、筒裙和腰带三部分组成,下装都是筒裙。上衣的样式分为斜襟和对襟两大类,但基本是紧身窄袖。只有腰带有所变化,傣那女性的腰带已经简化为绣花布带,傣泐女性则佩戴纯银腰带,只有“花腰傣”的腰带呈现布底与银饰相结合的特色。其二,各地傣族女性都是椎髻,傣那支系和傣雅支系女性至今都还用筒帽将发髻包裹、掩藏起来,西双版纳部分傣泐老人也还用黑布或白布裹头,可见椎髻和裹头巾是古老的传统。其三,古籍中的“金齿蛮”“银齿蛮”皆是曾经对傣族的称呼,可见傣族自古有尚金银之风。在服饰上同样离不开金银饰物,傣泐女性戴银腰带、金簪子、金首饰等;傣那女性戴银项圈,头巾上插银穗子,衣服配拉丝银纽扣;“花腰傣”更不必说,他们的传统服饰从上到下全身缀满了银泡和银角穗子。
过去,傣族女性所穿的服装大多是自己亲手纺织的,20世纪80年代几乎每个傣族家庭都有自己的纺车和织机,她们能织出带有提花、暗花和几何图案的布匹,然后缝制成衣服、筒裙、被褥等,这种土布纹路缜密,厚实耐用。
傣族服饰的功能不外乎两个,一是为了生活生产,二是为婚姻服务。比如,上衣的窄袖是为了方便干活,筒裙也方便进行种植水稻的劳作;紧身背心和下装筒裙更适应傣族所居住的河谷平坝区域,这些地方往往有燥热的气候,热时可以穿紧身内衣,褪去外层筒裙,或者将筒裙往上卷起散热,寒冷时再添几层筒裙用于保暖;傣族女性喜欢在江河溪流中沐浴,筒裙就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洗澡间”。同时,美丽花哨的服饰还是获得异性青睐的法宝,比如“花腰傣”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去赶花街,通过展示自己的腰身和手艺来吸引心仪的对象,婚约就是从这样的服饰“演展”开始的。另外,服饰上的变化还具有社会功能性,比如傣那女性戴小蔻筒帽意味着待字闺中,戴筒帽和银纽扣则标志着她们的已婚身份。
每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是文化的展现与传承,我国傣族支系色彩和风格各异的女性服饰展现了各地傣族人民的手艺和色彩搭配习惯,各类首饰表现出了她们的审美心理,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丰富多彩又一脉相承的傣族文化内涵。
(作者屈永仙,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