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感谢学校对我的经济帮助,尤其是当备考期间家人突发疾病时,老师第一时间送来临时生活补助,解除我的后顾之忧,真的很感动!”当小王得知自己考取研究生后,第一时间跑到青岛理工大学资助中心表示感谢。他表示读研后会继续刻苦努力学习,将生活困难和国家资助化成自己不断学习的动力和勇气。

“学校免除了我的学费、住宿费,给我发助学金、生活补助、家访慰问金等,还给我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毕业后我要回馈社会,到西藏去建功立业!”选择到西藏基层就业的小韩坚定地说。像小王和小韩这样的例子在青岛理工大学不胜枚举。

多年来,青岛理工大学坚持扶困与扶志相结合,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仅在2022-2023学年期间,青岛理工大学42个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有9名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2个山东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中有1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41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取研究生。

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减”学生资助系统,外加应急微资助、隐形资助、‘安心、暖心、贴心、系心’四心助力工程……青岛理工大学真正做到“应助尽助”。除此之外,学校还联合多方资源,通过设立社会助学金、捐赠军训服、新生被褥等物资,多种渠道加大扶贫助学力度。

资助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困又奖优,扶困更扶志,创新工作思路,精心打造‘物质资助、精神激励、道德浸润、能力提升’四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新平台,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学生工作处处长焦红良说。

据了解,多年来,青岛理工大学搭建培养平台,丰富资助育人内涵,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通过组织诚信宣誓、签订诚信承诺书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通过组织开展“爱心传递”、校县结对帮扶等活动,让学生从受助到助人,让爱接续传递……

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胡立功告诉记者,学校将继续贯彻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育人理念,持续实施‘安心、暖心、贴心、系心’四心助力工程,推进资助工作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推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孙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