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周函 通讯员 王飞月)传统脑部开刀,患者头上要留下巴掌大小的伤口,但用锁孔微创技术,切口仅指甲盖大小,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给外科开颅手术带来颠覆性改变。作为国内锁孔手术技术的开创者,苏大附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兰青教授也被业内称为“锁孔王”。近日,由兰青牵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的《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临床推广应用》项目,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从‘大开颅’到‘小锁孔’,锁孔技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微创技术的典型代表。”兰青介绍,锁孔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包括肿瘤、血管、功能、创伤在内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并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2岁的男孩小凡(化名)就是该项技术的最新受益者。

近两个月,小凡走路摇晃,跑步时摔断了胳膊,视力急剧下降,影像学检查发现脑袋里长了一个直径8厘米大的肿瘤。他的父母焦急万分,赶紧找到兰青教授。经查,小凡脑部的肿瘤长在颅脑深部,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通路,造成脑积水,导致走路摇晃。而且,脑压越来越高造成视神经萎缩,须尽快手术切除这个“罪魁祸首”,否则危及生命。

兰青为小凡制定了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不用剃除头发,仅通过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颅孔进行锁孔手术。在术中电生理监护及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以微创的方法成功摘除颅内巨大肿瘤,术中出血少、无须输血,手术结束小凡就醒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压氧舱治疗,小凡的视力有了显著改善,目前已重返课堂。

“小凡的脑部肿瘤夹杂有头发、牙齿、脂肪、肌肉,是一种罕见的畸胎瘤,长在脑部更是少见。”兰青说,以前的脑部肿瘤手术是剃光头、大开颅,拿下手掌大小的骨瓣,等于掀开了半个脑袋再进行手术;而锁孔手术技术只需要在脑袋上打开指甲盖大小一个孔,手术时间短,感染率低,患者康复也快。

据介绍,兰青2000年首次将锁孔手术技术引入国内后,便率先开展了锁孔显微手术基础与临床应用系列研究。23年间,他在技术中发展创新,团队建立了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技术体系,从术前评估、入路设计、模拟手术疗效验证、手术适应证确立、手术器械改进等多方面解决了技术发展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牵头制定了国内外锁孔手术专家共识,出版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学专著等,为后续开展规范化手术操作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如今,苏大附二院神经外科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科影响力,现为省重点学科、省临床重点专科,并参与省神经疾病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由兰青教授牵头完成的《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临床推广应用》项目,已惠及2万多名患者,手术效果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