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两则批复显示,王晓莉杭银理财董事长任职资格、李俊杭银理财董事和总经理任职资格均获批复。


(相关资料图)

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杭银理财、南银理财、建信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董事长等职位出现人事变动。

银行理财公司高管调整进行时

此番获批任职杭银理财董事长的王晓莉,自2019年底杭银理财获批开业以来,担任杭银理财总经理已有3年多的时间,此次是接棒毛夏红担任杭银理财董事长。

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核准谢岭南南银理财董事长任职资格,谢岭南接棒师波担任南银理财董事长。

6月,张洁建信理财副总裁任职资格获批;5月,梁冰施罗德交银理财副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和苑志宏华夏理财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获批;4月,陈春晖交银理财执行董事、总裁任职资格和章杉杉兴银理财副总裁任职资格均获批复。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理财公司发展才走过四年,高管团队尚未完全成形,根据工作需要和监管制度对高管人员进行调整优化,是正常行为。

新就任高管多由母行输送

从目前银行理财公司新就任的高管来看,母行体系内部输送仍为常态。

如获批任职杭银理财总经理的李俊来自杭银理财母行杭州银行,曾担任杭州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副总经理和总经理。此外,还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履新人员也来自母行体系内部。

提及原因,某国有行旗下理财公司相关人员向记者表示,主要是为了更好与母行协同运作,人才也更为熟悉银行体系业务,保证产品的平稳对接和过渡。

同时,在董希淼看来,今年以来,理财市场发展面临挑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银行理财公司通过调整主要高管,探索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市场化招聘高管比例或提升

自2019年首批公司获批开业以来,银行理财公司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我国银行理财公司数量已扩容至30余家。从整体规模来看,银行理财公司已成为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军。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分机构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1.62万只,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

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竞争的深入、业务多样化和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化,预计银行理财公司通过公开市场化招聘高管的比例将上升。

董希淼表示,在银行理财公司成立初期,对母行体系依赖较多,高管团队以内部人员为主,有助于其较快完成从母行资管部门的转变。银行理财公司是一个全新的金融牌照,但银行内部往往缺乏投资、研究等方面人才,适当从基金、信托等行业及其他银行引入高管人才,有助于增强高管团队的专业能力,带来新的思维和模式。

某国有行旗下理财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近期,我们的部门架构以及相应人事方面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投资者,也通过市场化招聘引进了很多人才,未来想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和建立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