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夏季容易中暑,重症中暑更是对健康危害极大。记者了解到,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其中,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三种不同临床表现。

热痉挛是指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是指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可伴有眩晕、晕厥,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


(资料图)

热射病是指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体温高达40℃及以上。

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针对一般人群,疾病预防专家提出了一些防护建议。

保持室内环境凉爽。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降温设备降低环境温度;夜间和清晨时段可通过开窗通风降低温度。

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如必须外出,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宜在阴凉处活动,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外出注意防晒。

准备防暑降温药品。将防暑降温药品妥善储存,身体不适时服用 (以药品说明为准);若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医生。

注意调节饮食。及时饮水,准备防暑降温饮品,适量冷饮,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关注体温变化。及时测量体温,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块、冰袋、冰毛巾等降温用品,对皮肤、衣服或颈后进行物理降温,条件允许时沐浴、冲凉。

关注不适症状。外出随身携带解暑药品,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略高于正常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并测量体温,补充水分;若出现肌肉痉挛,应立即在阴凉处休息,并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症状严重即刻就医。若出现皮肤灼热、意识模糊、激动、言语不清、易怒、谑妄、抽搐或昏迷,即刻就医或呼叫救护车,同时立即在阴凉处休息,将降温用品放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进行降温,并测量体温,保持通风。

作者:记者 吴启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