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板下的黄沙中,沙生植物冒出绿色的嫩芽。远远望去,沙漠中交织出一幅蓝绿相间的画卷,“光伏+生态治理”项目正在改变着乌兰布和沙漠的旧貌。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这里极度缺水,植物生长艰难。
“连片的光伏组件能够吸收大量阳光,减少板下沙地的蒸发量,为梭梭等沙生植物提供一片适宜的生长空间,从而起到减少风沙流动的作用。”正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开展“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建设的生态公司负责人郑谦介绍说,铺设光伏板时也考虑了生态修复的需求,扩大了板的间距和高度,为板下植被生长留足空间。
据了解,磴口县这个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在全容量并网投运后,年均上网发电量可达16.5亿千瓦时,年均产值可达4.67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172.1万吨,节约标准煤67.27万吨,完成生态治理面积约2.6万亩,建设期内还能带动4000多人就业。
近年来,北方多省区正在以“光伏+生态治理”这种创新模式进行生态治理,把生态修复与光伏发电两大功能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什么样的植物适合在光伏板下种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带领团队在磴口县研究多年,对众多沙生植物品种进行筛选和选育后,选出梭梭、柠条、四翅滨藜等植物品种。张景波说,选择的标准第一是低耗水,第二要低成本,因为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还要可持续、有效益。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磴口县只有5万多株小树,沙漠面积高达77%。70余年来,当地通过多种方式治沙,现在210万亩荒漠披上了绿装,而“光伏+梭梭”“光伏+柠条”等创新模式则打开了磴口县治沙的新局面。
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内蒙古推动防沙治沙与新能源开发融合发展,加快“沙戈荒”地区集中式光伏项目和电网主网架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立体化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增绿、增能、增收的多赢。
今年,内蒙古的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30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
不只在内蒙古,因为“光伏+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一座座因地制宜而建的“绿电厂”出现在中国西北的戈壁沙漠中。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一家光伏企业正尝试利用光伏发电取水,这样既能清洁光伏板,又能抚育耐碱、耐旱的沙生植物。
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沙雅县的光伏在上网发电之前,首先要解决光伏自身的生存问题。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沙漠架设光伏板,需要定期清理光伏板上厚达数厘米的浮尘,这需要用水,光伏板下面的沙地要种植植被,同样需要用水。“新疆南部的沙漠是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到哪里寻找水呢?”
根据科研人员的调查,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面埋藏着大量地下水资源,可这些水多属于微咸水。
“虽然含盐量较高,但可以灌溉一些沙生、盐生植物。”光伏企业因此决定用光伏发电打井取水,“一眼光伏发电机井可以灌溉2000亩地,建设成本在21.5万元。和动力电机井相比,同样灌溉2000亩地,光伏发电机井第一年能节省13.3万元,第二年起,每年节省16万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光伏发电引用微咸水造林选用的物种主要是梭梭、红柳。许多企业正谋求和光伏企业合作,在这些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种植中药材,并将其加工成保健品和白酒。根据新疆阿克苏地区计划,今年全地区不仅将尝试光伏发电引用微咸水梭梭造林,还将扩大2万亩肉苁蓉接种规模,建设肉苁蓉种子生产基地。
在科技与创新的加持下,光伏治沙正在照亮荒漠化防治新路径。(魏婧宇 张晓龙 王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