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11日,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海”)一年一度的专家委员会会议在海南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成功召开。从2007年起,粤海的年度专家会议已经坚持了16年,从未间断。
据了解,粤海的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领衔,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中山大学刘永坚教授、田丽霞教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解绶启研究员等多名业内知名专家在列,均为业界权威。
正是因为顶级智囊团的加持,粤海的年度专家委员会会议,被高度重视,甚至被认为代表了当前水产饲料技术的最高水平。
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作为特种水产料头部企业之一的粤海,专家委员会的召开,是否能为粤海带来更有科技含量的应对策略?带着疑问,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与粤海郑石轩董事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专家赋能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粤海专家委员会?
郑石轩:粤海的专家委员会是2007年成立的,每年都要聚在一起开一次会,到今年已经坚持了16年,从没有间断过。专家委员会成员由麦康森院士领衔,集合了多名国内权威的水产动物营养专家,以及在养殖一线有非常丰富实战经验的养殖和病害专家,涉及了多个研究领域。专家们不但给粤海的产品研发指引方向和思路,也会为粤海的技术战略提供意见,并长期对粤海的技术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持。问今年的专家会议主要探讨哪些话题?
郑石轩:近些年来,行业的竞争导致水产饲料的评价导向产生了偏差,形成了一种“高蛋白、高指标意味着高性能”的错误认知,养殖户选饲料,首先以蛋白含量高低作为重要依据。实际上,“高蛋白、高指标”导致的结果是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本次专家会议的重点研讨方向就是,如何更好地进行蛋白技术升级应用。要通过技术升级,让各种氨基酸更平衡一些,鱼虾肠道更健康一些,饲料转化率更高一些,对环境更友好一些等,把浪费的虚高指标降下来,做“真材实料”的产品,不影响养殖效果,甚至效果更优于以往。
可以预见的是,在推广过程中,要改变养殖户的“高蛋白”观念还有很大挑战。不过,我们始终认为,这代表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也是能给养殖户实现降本增效的技术路径,是一条正确的路。
问:这次专家会议对明年粤海的产品策略有什么指引吗?
郑石轩:产品质量一直是粤海赖以生存的根本。2024年粤海要进一步深化变革,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目标是要让粤海主要产品在行业里保持领先地位。产品质量要保持更加稳定,不能波动,继续保持对市场思考、应变的敏感性,在核心技术上要有些突破,不但要做“真材实料”的产品,还要从产品上帮助养殖户解决问题,如换季时死亡率高、夏天应激产生的损耗大等行业痛点。
深刻变革
问:今年粤海执行的“深刻变革”,取得了哪些成效?
郑石轩:粤海变革是全面而深刻的,包括营销、管理、生产、采购、技术各个方面。变革核心是要每个人都创造价值,向粤海全体员工提出更高要求,不能吃老本,必须以增量体现价值。
在管理层面,我们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有效降低了管理费用;营销方面,增加了增量的考核权重,鼓励大家创造增量,干事业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技术研发方面,要求技术骨干、配方师下沉终端市场,要清楚掌握市场实际情况。针对技术配方,既要保持稳定,不随便调整,又要有灵活性,紧跟市场变化。
目前来看,变革反映出来的情况是,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了,养殖终端对产品效果的满意度反馈得到了提升。
问:关于粤海未来的经营发展,您有怎样的思考?
郑石轩:短期看,未来几年,我们对市场形势持谨慎态度。因此,我们要把产品做好的同时,还要强化应收账款管控。产品好,市场会认可,就有增量,应收款管控好,资金风险就小。
长期来看,我仍然相信水产饲料是关系民生的朝阳产业。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战略,聚焦水产饲料业,坚持把饲料主业要做大做强,做稳做好;其次,我们原来的一些配套业务,例如种苗、水产动保,也要继续强化,同时探索发展标准化、规模化水产养殖以及水产品深加工业务,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文/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记者 邓汉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