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首次提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中国住房租赁市场自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到2022年1月,“十四五”规划租赁房细则公布,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预计可帮助1,300万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蓝图及路径越来越明晰。
2015年,应运而生的窝趣公寓,成为租赁大军中的新生力量。于2021年1月,获批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宏观政策的推动力对于租赁行业开始呈现。截至2022年3月,窝趣发展足迹已迈向全国38城,管理190+项目,开业房量超45000间。
正如地产开发领域对于产品划分为刚需、改善、豪宅等不同层级,长租行业同样已经站在了市场进一步细分的路口。
“做了七八年,发现消费者变得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变化很大。从2020年开始,公司开始进行一些其他赛道的孵化。”百瑞纪集团CEO刘辉对于市场的变化颇有感触。
最早从窝趣起家,主打白领租赁市场。2022年5月,窝趣宣布升级为“百瑞纪集团”,旗下产品线除了窝趣之外,还有中高端线的“瑰悦”以及针对企业员工集体租住市场的“华舍”。
从单一品牌变成多品牌输出,刘辉感慨道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变化”。从百瑞纪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或许可以管窥到,市场“巨变之下”,长租企业将如何做出应对。
长租变迁
问:从窝趣到百瑞纪集团意味着什么?
刘辉:对公司发展来讲这是一个很明确的里程碑,之前是以单品牌在市场上拓展,而且身处非常主流的赛道上。窝趣起家是白领公寓,为什么做白领,因为白领的规模大,这是非常刚需的产品。
近几年我们发现,做了七八年,发现消费者变得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变化很大。从2020年开始,公司开始进行一些其他赛道的孵化,这两年的结果还不错。这种变化既是公司下定决心的延展方向,也是自然而然的变化。
问:这种企业架构上的变化根源在于?
刘辉:主要来自消费市场的变化,几年前曾经二十多岁的消费者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一些已经成家了,住房需求开始转为家庭型;有些人的社会身份发生了变化,从基层到中高层,住房标准会提升。还有一些是创业了,他们除了自己的居住外还需要考虑员工住哪,比如员工宿舍,这就是消费群体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现在百瑞纪集团有三条品牌线,针对的就是高中低几个层次。比如主要面向企业员工集体租住市场的“华舍”为例,说一个有趣的数据,华舍这边支付房费的主体并不是个人,有95%是企业支付。从本质来说,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对于一些中长期的居住需求来说,酒店无法满足这类需求,因此长租行业向上延伸和向下延伸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问:除了消费需求结构,长租市场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刘辉:从供给来看,七八年前租赁市场的房子来源要么是民宅,要么是租住二房东的房子,普遍是小而散,不专业。进而才衍生出了后来的集中式公寓,来了一批有专业,有技术,有理想的一些企业来改变这个行业现状。经过几年发展,现在集中式公寓的品牌变得更加丰富。
从长租项目来看,今天有一些项目越来越大,几年前一个长租项目大概也就150套房子。时至今日,不少项目已经是好几百间房的规模,特别是最近出现的租赁社区,甚至能达到几千间房。当然,这种大型项目肯定也不能全部都做成单间的白领公寓。
也就是说,不仅市场需求在进一步细分,未来一个长租项目里也会出现细分。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原来长租主要是聚焦解决单身或未成家的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到了现在,比如保障性租赁住房,它的政策方向是解决新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是以家庭为单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当然个人单身的仍会是一部分重要构成。
问:说到长租行业这几年来的变化不得不提到此前的“阵痛期”,您如何看待这一阶段对整个行业的意义?
刘辉:作为行业的深度参与者,我认为过去几年个别企业的“爆雷”对行业是一件很好的事,一个硬币有两面,这些波动清除了行业内浮躁的因素,大家回归业务本质,算是刮骨疗伤。这个行业与地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没有泡沫的,即使是之前行业高速发展、经济也高速发展的那些年,我们也没有发现一年租金价格能够涨到超过15%的,甚至超过10%的租金涨幅都很难。
这个时期让大家回归了理性,过去三年里,各个公司都在思考自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思考未来怎么长期生存下去,反思自己的竞争能力。如今看来,大家对于自身的赛道和定位正在逐步清晰。
理解消费者是做长租轻资产最核心的价值
问:谈到对于自身的定位和认识,窝趣最早“脱胎”于酒店业,您如何看待自己被称为“酒店系”长租公寓。
刘辉:有时候大家会把长租分为酒店系、房地产系,还有创业系、银行系等等,我们不觉得我们是某一个派系,只是对于一些好的基因进行了借鉴。酒店的优势在于,这是一个非常重服务的行业,而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我认为租赁行业的本质就是一个服务行业。
长租是以服务取得溢价的,相比起几年前的民宿、二房东等等,正是因为今天的集中式公寓有了大量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产生了认可,包括对产品打造和设计的认可,他们才愿意支付这份溢价。
问:酒店的管理模式对于长租公寓的经营有何启发?
刘辉:酒店对消费者的理解是全链条、全触点的感知,这是能够借用到长租公寓中来的。也就是常说的“管理颗粒度”。我认为酒店的管理颗粒度非常细,除了管理,还有营销、宣传推广的方式,甚至是会员体系等,都可以做行业移植。
从百瑞纪的经历来看,我们用酒店会员的一套思维模式在长租行业做了大量的践行和修正,也建立了自己的会员体系,当然做法跟酒店完全不一样,我们将其称为“数字化营销”,会员是搭载在数字营销上面的。目前来看效果还可以,为门店新签的贡献比例大约在40%。
这种会员体系我认为是对长租行业的一种贡献,因为目前已经证明了他是一种具有可行性,可借鉴的模式,酒店对于管理颗粒度的追求很适合长租行业。
问:不同“派系”的长租企业之间会有哪些不同?
刘辉:各有所长吧,金融系也好,房地产系也好,他们有很好的投融经验,确实比其他派系做得好,但是我认为长租最终不完全是一个“投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行业,核心竞争力最终会回到服务上。
这几年发展下来,百瑞纪集团在投融建管退的能力也还不错,比如说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未来在REITs上我们也会积极参与到其中,通过重资产进入,最后通过REITs实现退出。
问:从窝趣到百瑞纪,主要采用的都是轻资产模式,您认为长租轻资产发展的关键之处是什么?
刘辉:我认为轻资产模式的核心在于理解消费者。未来的长租市场只分两种房子,一种是市场化的租赁房子,一种是保障性的租赁住房。目前百瑞纪在保障性租赁住房已经介入了很多,包括参与很多地方的保租房政策意见修订等。这得益于公司的管理能力、运营能力以及产品的改造能力。初步统计,去年百瑞纪参与到国企、政府的保租房项目接近50%。
站在政府的角度,有资产,有地块,有物业,其需要的是能够真正理解理解消费者,服务好消费者的公司,这也是我们做轻资产模型最核心的价值,现在的时机也正好。
长租或将走向“哑铃型”行业结构
问:您说理解消费者是轻资产模型最核心的价值,在未来,“轻”和“重”是否会出现进一步细分?
刘辉:不能把轻资产模型说成神,轻资产在整个行业我认为是“赋能者”,是提供服务和管理作为价值。单如果所有人做轻的而没有人做重,那这个市场就没法玩了,未来轻和重一定是相互结合。
同时也要看到,做重的人不一定会做轻,市场会进一步分化,长期来看相互结合会更多一点,特别是头部的公司。但从现阶段来看,中资产的包租模型可能还是主流,未来这种比例会下降。
未来会是非常多元化的市场,从轻资产来看,所谓“赋能”无非是让市场化的房源赚到更多钱。如果是和政府合作,目标可能就不仅仅是赚钱,更多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要为住户提供好的服务,切实提升市民的居住感受。
我认为,有社会价值的轻资产公司有重要的存在价值,百瑞纪未来一定是以轻资产作为主导,以“重”为辅助切入这个市场。当然也会有一些公司可能是以“重”的角度切入,这在未来上市时会是不同的资产故事。
问:百瑞纪有上市计划吗?
刘辉:现在讨论这个话题有点过早,我认为长租是一个非常长周期的赛道,未来这个市场规模的增长会非常大。对于企业来说,想跑到头部没有规模肯定不行,就像房地产公司所谓的“百强”也是按规模排名的,这个很现实。但是真正赚钱的公司是不是只有那一百强呢,我觉得未必。
问:从地产行业来看,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高,像您提到的百强,尤其是前几名的头部企业等,您认为未来长租的市场结构发展路径是否会像地产行业一样?
刘辉:公司数量不会像房地产公司那么多,未来长租的行业结构可能是“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
头部的公司不少,以和酒店相比为例,酒店的上市公司里大概有四五个头部企业,而酒店行业规模比长租公寓还小,所以未来长租的上市公司我认为远不止四五家头部企业。但同时“小而散”的占比也会非常多,比如个人店或者一栋楼、两栋楼的规模收租,这就是“哑铃型”的结构。至于中间的企业可能会比较难,规模效应很难,品牌效应也很难。
问:长租行业下一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新变化,有哪些机会比较值得关注?
刘辉:我认为从未来10年来看,这个行业一定会健康发展,而且“租售并举”的政策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国家要解决住房问题不会单纯依靠地产开发。市场化的租赁住房,未来可能成为很大一部分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对于青年人来说,租赁住房甚至会成为他们人生必经的“过渡阶段”。
现在住在公寓里的,30岁以上的大有人在,租房人群的年龄层在不断扩大,这种产品升级和消费升级也会持续下去。
从行业来看,坦率讲竞争还是激烈的。消费者的选择会越来越多,市场里有很多品牌可供挑选。所以更要在服务,在产品,在社交方面做升级,才能做到市场的领先。这种良性竞争会导致这个行业就是越来越好,内卷并不是坏事,对消费者一定是大好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