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上周末,小编乘坐朋友的长安汽车去郊区放松,本想打开电台听听新闻,竟然发现车上已经没有传统广播电台了。
朋友说这是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听网络电台。
可打开应用,竟然也没有耳熟能详的中国之声、交通广播,都是没听过的主播做的网络节目。
小编不禁产生疑问:难道汽车升级联网后,车企都摒弃主流广播电台,选择品质良莠不齐的商业音频平台了吗?
之后,小编又调研了车联网行业和广播行业,得知这种现象并不单一,很多上市和未上市的新能源车,比如奇瑞、小鹏、合众都没有装载中国之声等国家电台模块,很多新势力造车厂更是如此。车企不预装这些电台应用,车主在后期也无法使用和收听。
车机屏作为第三屏(电脑屏和手机屏是第一、第二屏),作为声音传播主要载体,是一块被忽视了的舆论新阵地,智能网联车没有传播主流声音、缺失权威的具有主流价值的广播媒体,不免让人担忧车载内容阵地失控,必须引起管理部门和车企的高度重视。
1
车内舆论空间不能被单一的市场化、商业化逻辑驱动
随着车联网的发展,汽车逐渐智能化、充满交互性,成为视听消费新场景。用户也从过去的单向度的听,向听得更多、更便捷、更个性化的需求升级,单纯收听某一类内容的人在减少。
因此,选择性不强、交互性差的车载收音机确实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这也是很多车企纷纷拿掉传统车载收音机,代之以网络智能视听终端的原因。
这也意味着,以传播主流舆论为己任的国家电台也随之从汽车上消失了,失去了声音媒介最主要的覆盖场景。主流舆论到达不了的地方,却成了各种来源不一的资讯集散地。
实际上,车载空间用户收听新闻资讯的需求并未因此减弱。
今年11月,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车载空间用户收听行为洞察及趋势报告》显示,在车载空间,音乐是用户选择最多的音频内容。但是,新闻资讯、路况信息、有声书也处于用户喜爱度的前列。其中,仍有42.9%的用户偏向于在车载空间选择听新闻资讯。
另据赛立信媒介研究2021年报告,有50.8%的听众收听广播音频的目的是获取新闻资讯,且排在收听目的中第一位,高于音乐。
既然仍有用户听新闻资讯,听新闻仍有市场,车企又砍掉了传统FM,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路径似乎只有一条——安装由移动音频平台提供的含有新闻资讯内容的车机产品。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商业化音频平台“喜马拉雅”“蜻蜓FM”等。
目前,在选择车载音频合作方上,车企出现了分野。
据一位车载音频行业资深人士介绍,国内的比亚迪、广汽,合资的奔驰、福特等品牌选择了移动音频国家队的云听,而日产、奇瑞 、上汽 、宝马、 沃尔沃等车企则选择了喜马拉雅。
选择前者看重的是其作为移动音频国家队,拥有总台控制的所有国家电台独家运营权和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许可,车主可以通过其收听广播电台,还可以收听来源规范的新闻资讯;选择后者的车厂,则更看重喜马拉雅、蜻蜓FM在内容丰富性、用户体量、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车企就能放弃主流音频媒体、放弃主流声音的传播。
一些车载音频行业资深人士对这种选择也表现出了担忧——车载音频本质上也是网络空间,更是意识形态舆论阵地,不能被单一的市场化、商业化逻辑驱动,更需主流声音、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否则会出现内容生态的唯流量、唯数量,不讲质量、导向的问题。如果选择由资本控制的纯商业平台,则意味着国家电台等主流声音媒体被排挤出了车载空间。
这种担忧其实并不是杞人忧天!
主流声音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车载空间作为声音媒体新阵地,如果主流的声音不能去占据,掌握舆论主动权,就会被一些噪音、杂音所控制,主流声音就会被边缘化。
广东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黄耀华谈到,车载音频应该成为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新阵地,中央的媒体融合政策要求是全域覆盖,不能留死角,要与时俱进,任何一种可能的新媒体都应该是舆论引导的新阵地。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专职副学部长、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认为,互联网与汽车行业的深度融合,使车联网成为视听消费领域的活跃赛道,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注意力资源的聚焦,让车载音频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舆论新领地。因此,需要让主流声音响彻车联网,尤其需要主流媒体发挥建设性作用。一方面是价值引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需与之深度融合,让车联网成为媒体融合的新平台,传播主流声音的新阵地。
数据显示,随着AI和5G的落地,车联网赛道将持续发展,车载端的在线音频市场需求也将持续放量。
车载音频行业无疑是一门好生意,但也需要好声音,更需要主流声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车载音频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解决新闻资讯供给,传播主流声音、确保正确导向的问题就极为关键。
“车企选择哪种音频合作方,虽是一种市场行为。但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车载音频是新闻传播新阵地,也是主流价值观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渠道。这种市场行为如果不予以及时引导、合理调整,让非主流声音压倒主流声音,使正能量无法澎湃大流量,将意味着是舆论阵地的丧失。”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卢家银讲道。
2
无资质私设电台、乱用电台名称乱象需整治
侵犯著权现象严重、乱用“新闻”“报道”等媒体标识和名称、APP弹窗过滥推送……这些乱象曾充斥网络空间。近年来,国家针对互联网乱象重拳出击,网络生态得到改善,网络空间得以净化。
作为网络空间的组成部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屏因处于发展初期,缺乏行业规范引领,除了主流媒体声音缺失以外,还存在其他乱象,整治这些行业乱象对网络音频发展也极为重要。
目前,在广播资讯领域,因为传统广播媒体加强了版权管理,商业音频平台随意使用广播频率直播流的现象得到遏制,要合规使用必须付出较高的版权成本。在车机端,为了节省成本,获得市场份额,一些商业音频平台居然打起了歪主意。
车载音频行业资深人士告诉传媒茶话会,一些商业音频平台缺乏红线意识,没有相关资质,居然和车企合作,打造资讯电台。
这种操作合规吗?不妨来看看相关规定。
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正式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明确了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不得经营新闻机构的版面、频率、频道、栏目、公众账号等六项规定。
2015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也明确,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应当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在卢家银看来,违规打造资讯电台会影响广播电台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播出,导致虚假、低俗等违法有害信息的大行其道,从而冲击舆论环境。比较可行的方式是车企通过与有资质从事新闻信息服务的广播电台的合作,向用户提供新闻资讯。
没有取得相关许可资质却从事电台传播活动,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负面影响。黄耀华建议,对于这种违规行为广电或网信相关部门应该介入管理。
不仅不能违规开设电台,电台、TV的名称其实也不能乱用。但据车载音频行业资深人士透露,一些商业音频平台打造的车联网音频动辄起名××电台。
不能乱起名的背后实质上蕴含的是新闻舆论正本清源的问题。乱用电台称呼,容易将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混淆,容易让受众将非主流声音错当主流声音,会引发舆论导向问题。
曹三省谈到,车载音频领域确实存在一些隐忧,比如舆论导向、价值观、侵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制定行业标准,形成有效规范,也需要网络音频平台强化自律,更需要传统主流媒体发挥优质内容生产、价值引领的作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