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构建更高效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些决策部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遵循。

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新征程上,各地要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面系统地分析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事求是,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遵循生产力要素客观发展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当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各地应坚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唯有当科技、人才与产业三者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要把握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的客观发展规律,重点培育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沿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通过对各类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激活各个行业的内生动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发展格局。遵循经济运行规律,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精准施策,科学研判发展差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在政策的“准”上下足功夫。各地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科研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显著,发展阶段同样有差别。因此,必须精准识别最具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方向,做到政策靶向明确、切合实际。在这一过程中,应通过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明确各地发展短板和潜在优势,从而实现政策的“量体裁衣”和“因地施策”,确保制定的政策更加契合实际、更加精准且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政策的“细”上下功夫。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做到对地方经济的精细化研究,从资源禀赋到产业链条,从科技创新到人才配置,无一不需精准考量。唯有将政策细化落实到地方经济的各个层面,才能使发展路径更加契合实际,增强政策的精细度和有效性。在政策的“实”上下功夫。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必须确保政策落地有声,理论付诸行动,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不同地区全面开花结果。同时,要通过定期评估政策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先立后破,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做到平衡发展、协同共进。坚持“重点论”,比如,有的地方根据自身实际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为后续产业升级和革新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加速发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前瞻性布局,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突破。坚持“两点论”,实现新旧产业的“双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现代化技术赋能,可以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展现新貌,既能巩固传统经济基础,又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立”得住新兴产业的根基,确保其在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化中健康成长,又要“破”得准传统产业桎梏,实现有效转型与升级。只有在稳中求进、破立并举的过程中,才能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者:燕连福,系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