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创新举措,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持续推进阳光、高效、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县政务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十年弹指一挥间。2013年,新县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提前布局,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势而建、应运而生。十年来,该中心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发扬“能、行、成”精神,累计完成办理公共资源交易业务3980宗(次),交易额244亿元,增收节支11.5亿元,最大限度节约了财政资金,有力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年里的每项骄人成绩,都凝聚着同心同行、团结向上的力量。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电子交易和服务平台、行政监督、招投标流程、异议投诉和行政监督等营商环境重点指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锐意改革创新,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招标投标指标在2020年、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位于全市前列。
(资料图)
深化改革 职能定位逐步明晰
十年来,新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整合,按照“成熟一项,进入一项”的原则,有序推进统一进场交易工作,实现了省、市、县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清单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四大类交易项目“应进必进”。
职能逐步明晰。2013年,按照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统一交易平台、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交易规则、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监管”工作模式,确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管理体制和“管办分离”运行机制。2015年,明确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能是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负责场所提供、交易服务、信息发布、平台维护等职责。
流程不断规范。项目从进入交易中心开始,不同环节由不同股室、岗位分工负责,将过去的交易项目负责制改为流程岗位责任制,做到了流程不可逆、问题可追溯、责任可倒查,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
功能不断完善。2016年12月,新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省公管办验收,2020年迁至新县市民之家新址办公,场所全面提升,设备系统迭代升级,建有停车场4000余平方米,设有开标室2个、评标室3个,最大的一个开标室可容纳100人,同时新增1个代理机构办公室、2个专家休息区、1个用餐区,实现开评标现场秩序井然。
优化流程 全面实现电子化交易
十年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为市场主体“减负担、减资料、减时间、减距离”,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能,实现了交易主体“从多次来回跑”到“一次不用跑”的整体目标。
2018年2月,与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电子化交易平台,同年5月,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全面上线运行,业务覆盖建设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等各领域;功能涵盖信息发布、网上报名、专家抽取、保证金收退、场地预定、电子文件编制、网上开标、网上评标、电子竞价等功能,同步与政府采购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业务全流程电子化。
2021年1月,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探索创新“云开标”模式,通过网上交易系统进行项目报名、保证金缴纳、提交投标文件、报价竞争,实现了交易“不见面”,开标“云上见”,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据测算,每年为投标人节约资金100万元以上,大大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倾听民声 服务民生发展大局
2020年,新县实施棚户区改造重点民生工程,为做好招投标服务保障工作,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精心组织业务骨干,设立“招标绿色通道”,推行提前介入,合理安排招标时间和场地,顺利完成棚改项目16宗,交易额16.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棚改项目有团竹园、卓湾二河、三道河等7个,实现了发展重点、民生项目优先受理、高效办结。
疫情期间,为不影响项目开评标,助力全县复工复产,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开通投标保证金和投标保函等多种缴纳渠道,启动“不见面开标”系统,为中标企业节约了资金成本,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实现投标人居家投标。同时,因防控工作突出,中心1名同志被县委表彰为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受到团市委表彰。
规范管理 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十年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运用科技手段,不断规范交易行为,全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
坚持制度先行。先后制定出台《保密工作制度》、《评标专家库专家抽取工作制度》等25项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以规矩规范行为,着力推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全程监控封闭评标。业务区与省在线监管平台实时对接,现场监督与在线远程监督同步进行,实现现场监督与在线监管全覆盖,全程留痕可追溯。持续完善业务系统线上异议投诉模块,可供监管部门及时有效处理异议投诉,确保投诉举报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推行“四规范一强化”工作法(规范专家抽取时间、抽取过程、进场管理、日常管理,强化专家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项目评审日常考核,实行一项目一考评,常态化开展评审专家廉政教育与业务培训,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专家业务培训4次,累计培训人数100余人次。
推进大数据分析应用。完善升级电子交易平台和电子监督平台,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模型,全程视频记录交流过程,智能化风险预警与监测,为行业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提供实时数据,保证交易公平开展。
精准服务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十年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坚持把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初心使命,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互联网+”。依托互联网,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进程,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2022年以来,全县262个政府采购项目、111个建设工程招标项目实现了不见面开标,与省内外29个市县达成合作,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22宗。
全力降本增效减轻企业负担。为提高招标透明度,率先在省内推行建设工程招标意向社会公开,方便潜在投标人提前了解项目信息,提升交易效能。推行信用承诺函替代投标保证金,2022年以来,中小企业使用信用承诺函参与投标349笔,节约招标投标保证金现金流3600余万元。
着力优化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在健全一日办结、首问负责、容缺受理等服务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招投标过程中帮办、导办、代办服务,陆续推出了“标前服务”、“延时服务”等新服务,让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科技赋能破除隐性壁垒。对电子保函进行开放接入,17家金融服务机构接入交易平台,扩大了投标企业自由选择权,进一步了清除招投标领域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完成了广联达、品茗等4种造价软件联调测试工作,确保了不同造价软件数据交换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实现数字证书(CA)跨平台、跨部门、跨省跨地区互认;大力推广“标证通”手机APP应用,实现通过手机对电子交易招投标系统登录、签名、签章和加解密操作进行授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线上”到“掌上”的跨越。
党建引领 筑牢廉洁从政底线
十年来,新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风清气正,这归功于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坚持廉洁交易理念,着力在深入推进廉洁交易上下功夫。
注重建章立制,力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制定了《廉洁从政制度》《一次性告知制》等30多项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工作机制。
全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领导班子带头讲廉政党课,持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常态化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集体和个别提醒约谈,凡是进场交易的项目,严格执行“廉洁承诺”制度,抓好风险防控,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氛围。
十年征程不平凡,不忘初心再扬鞭。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创造更加开放、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为目标,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奋力谱写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在推进“四示范三高地一家园”建设中创新拼搏、争先出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郝昱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