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兴起的纪录片中,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呈现“井喷”,随着优质作品的不断涌现,历史文化纪录片一改曲高和寡的境遇,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市场的良好反响和观众的热情追捧,也吸引了更多创作者开始关注起历史文化题材,不断推陈出新。这其中,有一部分历史文化纪录片以“短”见长,几分钟完成叙事,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推广,深受年轻人喜爱。

五一前,B站宣布每年五月第一周为bilibili纪录片开放周,网友将可以免费观看其纪录片片库中的数千部优质纪录片作品。截至目前,仅B站一个平台拥有的纪录片总数就达到3442部,覆盖社会、人文、历史、科技、美食、动物等众多领域,庞大的数量和用户群体也说明了近年来纪录片热度越来越高。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影像形态,纪录片以记录和呈现真实世界为主。目前,纪录片已成为年轻人获取有价值信息和高品质内容,丰富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文化题材微纪录片正在用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被越来越多观众所喜爱。

从甲骨文到古籍 历史文化微纪录片开启“破圈”尝试

今年四月,央视纪录片频道推出了一部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将分三季播出,第一季共介绍25个汉字,每集5分钟,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结合孕育汉字的生活情境与历史场景,故事化地讲述汉字的来源和流变,带你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

近日播出的另一部历史文化微纪录片是《穿越时空的古籍》,它在每集12分钟里分别讲述了9个小故事,讲述学者和艺术家如何修复古籍、演绎古籍内容,让古书“鲜活起来”。

比如第一集《古籍里的盛宴》里,美食作家卢冉和团队历时5年,复刻出“蟹酿橙”、“素蒸鸭”等300多道宋朝佳肴,令人叫绝。还有服饰史学者、影视服饰顾问陈诗宇通过古籍考证古代服饰,将平面的考古资料还原成立体造型。用画笔勾勒出《山海经》神兽的撒旦君、以古籍字体为母版设计4万多艺术字的应永会、在《牡丹亭》中寻找艺术灵感的张渔……通过这些小故事,讲述古籍之于中华文化的意义和它们在当下这个时代的价值。

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微纪录片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出品的《故宫100》,到2018年央视纪录片团队制作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则在碎片化、快节奏叙事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次“破圈”,融入“萌萌哒”、“肌肉萌”、“网红”、“喵星人”等时尚语言,使其更易被泡在网络中长大的z世代所接受。

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微纪录片回应着新媒体时代观众对于精简影像的需求。一方面,短小的篇幅适应碎片化传播,也更加贴近快节奏生活之下的受众偏好;另一方面,微纪录片可以在电视、主流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以及社交媒体等多个平台上播出,传播模式更广,效果更佳。

先声夺人、萌化解读、技术创新

微纪录片扣准当下大众审美

五分钟的时长,虽然无法做到很深入详尽,却可以通过故事化的解读在观众的心中种下一个心理锚点,留下印象,并进一步挖掘自我学习的可能。

历史文化微纪录片想迅速抓住观众眼球,就得先声夺人。《“字”从遇见你》里,以“那个字怎么写来着”作为开场的“灵魂拷问”,用“今天你写字了吗”作为结尾,提醒观众在数字时代不忘提笔写字、温故知新。《如果国宝会说话》则把“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查收”作为开场,引发了满屏“已查收”的弹幕。此外,随着用户群体的日益年轻化,碎片化的获取知识已是大势所趋,历史文化类微纪录片要让年轻观众喜欢,不仅仅是得在“浓缩就是精华”上下功夫,更得放下身段,用更平等而非教条式的沟通方式与观众互动,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近年来,随着国内影视行业技术的发展,让历史文化微纪录片有了更高科技的武器将古老带进现实,将尘封的国宝放大成为现实的“奇迹”。

比如,通过3D建模呈现出的“卜”字,一面拥有着甲骨龟壳的质感和裂纹,一面则是不断流动碰撞融合的数字线段线。大量数字模拟、三维动画等运用不仅让画面更加立体具象,还赋予古老的文化符号以鲜活的生命力,架起了一道联通古老与现代的桥梁。

历史文化微纪录片的流行让我们意外收获了历史中的很多“碎片”,让这些千年前的文物在现代视野中绽放出全新的光芒,也让观众接收到了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信号”,完成了一场迁跃时空的情感共鸣。(首席记者 张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