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珠江孕育了广州两千余年的开放包容和悠久文明,珠江沿岸是广州城市发展的主要纽带。5月13日,《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草案)》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公示,其中提出,以国际标准、世界眼光、广州特色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和高质量发展典范。

从八大方面推进100公里珠江高质量发展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广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历史文脉传承,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江城共进。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

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工作涉及珠江航道长约100公里,主要聚焦中心城区段75公里(包括西航道17公里、后航道28公里、前航道30公里),拓展南沙段15公里、增城段10公里,涉及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番禺、南沙、增城九个行政区。

规划提出的目标是: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立足粤港澳湾区核心引擎与国际大都市建设,以国际标准、世界眼光、广州特色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和高质量发展典范。将珠江沿岸打造成文化传承的魅力水岸:加强沿岸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生态活力的创新江湾:加强生态保护实施贯通工程;绿色智慧的科创长廊:推动沿岸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秉承生态、人本、文脉、创新的理念,围绕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基于各区段资源特色,从公共空间、生态、文化、交通、安全、形象、更新、产业八个方面进行系统性谋划。以珠江为纽带,串联沿岸重要发展地区,实现全流域谋划、有序衔接、因地制宜。

中心城区段规划滨水公园加强保护20个江心岛

人民的珠江:开放多元,共享惠民。

完善滨水公共空间体系:有序安排滨江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等空间节点,形成疏密有致、尺度宜人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体系。中心城区段规划4类21个滨水公园,公园绿地16平方公里,比现状增加6.5平方公里。南沙区段建设南沙湿地公园、大角山公园、灵山岛尖生态堤公园、滨海公园等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海公园,激活滨海公共空间。增江区段打造荔湖生态公园、增江画廊景区、南山古胜、凤凰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强化与周边山水空间联系。

建设丰富多元的滨江绿带,创造更多活动空间:在规划新建区、大面积改造区宜保留100-200米的滨江公共绿地,已建或已批地区滨江绿地宽度小于100米的暂按现状控制,远期宜结合规划改造加宽。鼓励设置文化、体育、休憩类等面向公众服务设施,推进碧道文化驿站、休闲驿站等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应急医疗、文体游憩、标识导引、无障碍等服务设施体系,完善滨江停车场配置,激发滨江空间活力。

自然的珠江:水清岸绿,回归生态。

加强生态敏感区保护:加强对具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生物保护价值突出或胁迫效应显著的河源区、河口区、重要湿地和城市河湖内的洲滩湿地区域保护。加强江心岛屿生态保护:北帝沙、大洲岛、沙仔岛等20个江心岛,总面积37.4平方公里,按照严格保护类、限制开发类、优化利用类三类进行保护。构建城市“冷源”“冷廊”:强化气候应对策略,构建通山达海的通风廊道体系。

强化海岛栖息地保护,打造5A级国家滨海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依托山海岛水涌田等绿色空间形态,将自然特色与文化环境一体化打造,助力南沙湿地打造5A级国家滨海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加强绿地和树木保护:以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大树保护为重点,做好珠江沿岸拆违建绿、留白增绿,提升沿岸绿化美化品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落实规划轨道线路13条,增加水上游艇码头

文化的珠江:传承文化,注入活力。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全景式展现广州两千余年历史:建立“古代、近代、现代”三级资源库,集中凸显滨江岭南水乡、工业遗产、近代城市3种风貌带。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工业文化、海丝文化、海防文化品牌。提升滨江文化节点:讲述广州城市故事,推广永庆坊改造经验,提升海珠南-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黄埔古村古港、长洲岛等历史文化片区品质;推广太古仓活化经验,提升花地仓、信义会馆等工业遗存价值。

打响文化品牌,打造滨江文化游径,策划滨江主题活动:中心城区段策划新河浦红色文化径、沙湾岭南文化径、黄埔古港-南海神庙海丝文化径、花城广场休闲文化径、广州西岸创新文化径、沙面-西堤历史文化径;南沙段策划大湾区海防遗址文化径、南沙滨海湿地水乡文化径;增城段策划环荔湖生态文化径、古城特色文化径等。

可达的珠江:互联互通,亲近滨水。

贯通滨江道路,完善内部路网:强化珠江两岸一线滨江互联互通。规划贯通一二线滨江道路通道,前航道中西段重点打通断头路,西航道和后航道重点完善路网结构。规划干路网密度达到3.6公里/平方公里,路网总密度不低于公里/平方公里;滨江重点片区落实“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规划路网总密度不低于公里/平方公里。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强化多模式公交出行:增加轨道交通网络密度,落实规划轨道线路13条,包括8条广州地铁线、4条佛山地铁线和1条城际线路。鼓励发展水上交通:适度增加水巴、游船、游艇码头,增加水上游艇码头和旅游观光线路,擦亮“珠江游”品牌。沿岸灵活设置码头形式,完善公交、停车等接驳设施。

临江一线新建建筑高度要原则上控制在60米以下

韧性的珠江:活力珠水,安全维系。

加强沿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韧性水岸:完善沿岸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及应急疏散通道系统,补齐防洪排涝、消防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灾害预警和疏散救灾能力。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数字赋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智慧珠江”、数字“孪生城市”。率先完善公众移动通信5G基站布局,加快新一代无光源网络设备部署。

围绕海绵城市理念,打造防洪排涝韧性沿江地区:高标准巩固珠江堤岸,通过新建堤防、对现有堤防提标改造等工程措施以及采取应急预案等非工程措施,按中心城区20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保持沿江整体防御水平。

魅力的珠江:国际形象,广府特色。

塑造各具特色的滨江风貌带:前航道筑造文化、多元、精致、现代的全球城市魅力水岸;后航道打造创意、生态、活力的创新江湾;西航道塑造绿色、智慧、融合的低碳科创长廊。南沙区段打造显山露水、活力多元的国际海上魅力门户;增江区段形成“十里画廊境,跨越古与今”的增江风貌带。构建山、水、城相望的城市景观视廊:在珠江沿线管控两级景观视廊,保持山、水、城之间良好的视线通达性。重点管控传统轴线视廊(越秀山-海珠广场)、新轴线视廊(海珠湖-珠江新城)、白云山-珠江新城、火炉山-国际金融城等一级景观视廊,使公众视线不受建筑遮挡。

塑造起伏有序的滨江天际线:控制沿岸地标建筑,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界面。临江一线新建建筑高度要原则上控制在60米以下,已建或已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区建筑高度按已批规划控制,形成前低后高、错落有致的滨水建筑形态。

积极稳妥实施珠江沿岸有机更新

焕新的珠江:绣花功夫,有机更新。

鼓励沿岸土地整备改造:结合城市更新基础情况,积极推进沿江土地整备,促进产业空间整合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提升产业功能规模比例,支持导入鼓励发展的高端产业,明确产业发展审慎导入方向建议,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先进制造业总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高端零售业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积极稳妥实施珠江沿岸有机更新,老城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与增建,鼓励采用“绣花”功夫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

推动文化遗存焕发魅力:注重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存,强化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实现有机更新,保留原有的街巷肌理和风貌完整性。

繁荣的珠江:创新集聚,产业提升。

培育复合多元、创新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构筑滨水创新策源地:结合珠江新城、白鹅潭、海珠创新湾、鱼珠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高水平推进鱼珠、金融城东区、黄金围等滨江示范段设计

规划同时提出,高水平推进滨江示范段设计,优先选取9段工作基础最佳、最具备实施条件的区段作为品牌示范段,先行开展贯通工程,以点带面,由滨江辐射腹地,示范引领各区沿岸的转型升级。

以鱼珠示范段为例:打造“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先发地、当代商贸活动聚集地”。设计从场地的脉络肌理,历史沿革,文化遗存以及生态本底出发,提出丝路源·鱼珠湾的设计理念,将场地的各种要素与周边的城市空间和开发地块相互链接,形成高度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

以金融城东区示范段为例:以运动休闲活动带为主题,利用腹地公共空间设置沿江主题运动公园,建立全覆盖的驿站服务体系,结合慢行系统对因地制宜调整沿线防汛墙设计。

以黄金围示范段为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低干预建设模式保护场地生物的多样性,开展生态修复,挖掘传统文化要素,传承岭南水乡文化,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黄金围示范段建设,打造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征求意见时间

2022年5月13日—2022年6月11日(30天)。

反馈意见的途径

(一)通过征求意见网页在线提交。

(二)电子邮箱

(三)邮寄地址,邮政编码:510030。

(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