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成功开展医院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意味着医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血液内科医疗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2024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59岁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王女士经过前后21天的隔离治疗,元气满满地走出了层流病房。

7个月前,王女士出现腰部疼痛伴双下肢乏力等症状,遂前往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gAκ),伴1q21、del(13/13q)、t(4,14) ISS分期Ⅱ期/RISS分期Ⅱ期高危组。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病早期无典型症状,常伴有骨痛、贫血、高钙血症、肾脏损害等。目前药物治疗不可能完全消除骨髓瘤细胞,尽可能地控制肿瘤负荷及延缓复发是其治疗的主要目标。

血液科副主任王秀梅主任医师带领治疗团队,依据当前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为王女士制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经过4周期化疗,骨髓MRD阴性,M蛋白为0。

患者系高危组多发性骨髓瘤,为防止残存肿瘤细胞死灰复燃,让患者获得更大的生存获益,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建议行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大剂量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回输预先冻存的自体造血干细胞,使患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科室顺利完成了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冻存,并相继完成第5-6周期化疗,为干细胞移植做好万全准备。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黄晓兵主任团队的指导下,王秀梅主任医师带领医护团队制定个体化移植方案,并针对移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制定了缜密的预案和护理计划。

治疗团队通力协作,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在无菌的环境下,顺利将干细胞复苏后回输至患者体内,直到正常干细胞重建患者的造血与免疫功能。

经过21天的治疗,王女士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逐步升高并恢复正常,自体造血干细胞成功植活,将源源不断地提供疾病防御力及生命动力。

该技术的顺利实施,凝聚了血液内科所有人员的精诚团结、密切配合,标志着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具备了血液系统肿瘤的全链条技术,填补了医院在血液移植领域的空白,将为广大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