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近日,甘肃省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女孩张慧玉手摸盲文深情朗读《黄河颂》的视频爆红网络,清亮的嗓音,感情充沛的朗诵打动了许多网友。

张慧玉的动人故事是天水市思政课育人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水市积极探索由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线下到线上的思政课,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做优做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天水市第一中学教师李旭华这两年很忙碌,已在思政课教学一线深耕30年的她不仅每周带10多节课,作为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还承担起了培养本校6名青年教师及天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6名实习生的担子。同时,她还经常组织开展思政课跨校教研活动,引领青年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交流和问题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虽然很忙,但是看到年轻的思政课教师们快速成长起来,我感到非常充实,也很有意义。”李旭华说。

李旭华的忙碌和充实源自天水市实施的思政教育“一十百千”工程,即持续讲好“开学第一课”,建强做优10个市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打造研磨100节思政精品课程,推进5000余名思政课教师集体教研。

“思政课的主阵地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我们通过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做强基础,建好队伍,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增强思政课的活力和效能。”天水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杨瑞峰说。

截至目前,天水市已建起10个市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打造精品思政视频课程118节,累计带动培训教师1200余人次。同时,建立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的市级思政课学科教研基地6个,思政课学科中心教研组6个。

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面对思维活跃、天真好动的孩子,手段单一的灌输式思政课往往适得其反。”天水市教育局局长沈建玲表示,思政课变成看得见的画面、爱参与的活动和能移动的场景,有助于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天水市境内有各类历史古迹1802处,其中已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4个。在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思政教育资源方面,天水市各学校处处彰显着智慧:

武山县鸳鸯镇中心小学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创编《红星闪闪》课间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中小学收集整理了县域内民族团结的典型故事,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等教育活动,把思政课的元素渗透到课外和课外……

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的本土教育资源被天水市中小学引入思政课堂,让过去枯燥说教式的思政课变成了校园内的“香饽饽”,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打造沉浸体验式思政课

前不久,天水市第一中学麦积校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为冬奥喝彩,为梦想发声”的辩论赛。赛场上,双方辩手结合时政热点和专业知识开展辩论,思路清晰,语言犀利,对决激烈,一场辩论赛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辩手吴思怡赛后告诉记者:“参加辩论让我学会了从正反两方面想问题,也对中国梦、奥运精神有了更透彻更丰满的理解。”

利用劳动教育大课堂打造沉浸体验式思政课,也是天水市中小学思政教育的一大特色。据介绍,天水市中小学全部开设了劳动课,有49所学校建成了劳动实践基地。

天水市秦州区平南中学是一所乡镇完全中学,70%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在校园内近3亩的空闲地建成了“开心农场”,每班分一块,每周开设一节劳动教育课,每年进行一次劳动教育期末考评,对各班各小组的“劳动成果”进行评分,评选出“劳动之星”“劳动教育优秀教师”“劳动教育优秀班集体”并进行表彰。

“开心农场”里采摘的辣椒、茄子、豆角、大葱等蔬菜全部捐给学生食堂。“学生们种植、收获的幸福感满满。”平南中学校长都千兵说。

“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上,各学校因地制宜打造沉浸体验式思政课,增强了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使思政课逐渐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金课’。”杨瑞峰说。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25日第2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