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流动频率也在不断加快。在人口流动大军中,大量儿童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其他地区学习和生活。目前,我国0—14岁随迁儿童人数约1.3亿人,已超过全国儿童总数的一半。从就学学段来看,随迁儿童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主;从成长阶段来看,随迁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快速时期,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民族“三交”理论构建的中心,也是“三交”实践工作的指引。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教育作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来抓紧抓好,既能帮助随迁儿童适应流动后的学习与生活,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措施。
影响民族地区随迁儿童“三交”的因素
与非民族地区随迁儿童相比,民族地区随迁儿童由于文化差异性以及缺乏“三交”教育支持与指导,他们想“三交”而不知如何“三交”,最终导致不能顺利“三交”,并陷入“三交”困境。
(资料图)
文化差异。文化具有精神指引和意识熏陶的作用,能够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文化差异必然会对“三交”造成不同程度上的阻碍。如语言不通会直接影响到不同民族间交往交流的机会和频率,成为阻碍随迁儿童“三交”的最大影响因素。
缺少心理疏导。“三交”既是行动上相互接触的过程,又是心理上逐渐适应的过程。随迁儿童来到民族地区后,由于对语言、文化、自然环境不适应,心理状态会更加复杂,缺少了情感上的沟通和寄托。另外,随迁儿童作为流动人口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都会造成随迁儿童产生“三交”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疏导,会产生不愿或不敢进行“三交”的社交回避或恐惧心理。
缺乏学校环境支持。在一些民族地区,碍于考试科目设计等原因,往往会将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行分班教学。随迁儿童在当地入学后绝大多数与同一班级同一民族的同学沟通多,而与其他班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要少,甚至根本没有相互来往的机会。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三交”教育意识不强,不利于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缺少一些民族特色类课程来帮助不同民族的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
缺乏相关的家庭教育。对大多数流动人口而言,迫于生存压力和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他们既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和关心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很难为孩子营造出比较适合的社交环境。如一些家长由于教育观念错误或对“三交”认识不到位等原因,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三交”指导。另外,流动人口由于职业特点和生活圈等原因,在当地的社交范围普遍较窄,很难给孩子提供较多的社交机会。随迁儿童在放学后或在节假日过着比较封闭的校外生活,缺少与学校和社区其他民族同龄人“三交”的机会,尤其在疫情之下,随迁儿童的活动范围更是被限定在更加狭小的范围之内。
为更好促进随迁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进步,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精神指引和动力支持,在校园内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开展教育指导,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各方面共同协作,提高对随迁儿童进行“三交”教育的实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校内“三交”教育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要将民族“三交”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起对随迁儿童“三交”教育的主导责任。
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班级文化氛围。“三交”的本质是文化交流,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够更好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三交”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景观、建筑设计等物化形态和规章制度、校风学风等文化载体来营造出中华文化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多元、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所有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三交”教育;搭建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为随迁儿童“三交”创造机会,如充分利用学校运动会、歌咏比赛以及各种民族传统节日等有利时机开展“三交”教育;要重视班集体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帮助随迁儿童化解或减轻心理和社交问题。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悉心指导可以帮助随迁儿童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民族团结的深厚感情,增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并掌握“三交”的方法和技巧。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要发挥班主任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对随迁儿童进行“三交”知识辅导,并通过开设民族常识课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教育,加强对学生民族团结的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力度、深度、频度。另外,教师要关注随迁儿童的心理健康,从内心深处积极接纳随迁儿童,并要教育本地各民族学生不得歧视、排斥他们,积极主动与他们“三交”。
加强学校“三交”制度建设。在国外,为促进移民儿童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并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一些中小学校会专门制定移民儿童必须与当地其他种族儿童结交一定数量朋友的规定,以此作为移民儿童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在学校建立“三交”制度,包括“三交”的目标、内容、要求、措施和评估等内容,从而为包括随迁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民族“三交”提供制度保障。
以课程改革促进“三交”教育。课程是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要将随迁儿童“三交”教育纳入课程改革当中。一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内容当中。如在全面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下,把“三交”教育作为思政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各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帮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二是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本身及所在区域所拥有的人文、自然等独特资源,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帮助随迁儿童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利于他们开展“三交”。如在民族地区学校可以开设方言培训课程,帮助随迁儿童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方言,从而能够与其他民族同学更好地沟通交流。
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校外的“三交”教育
家庭教育提供“三交”的支持和榜样。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三交”的最直接群体构成。随迁儿童父母对“三交”的意识形态和实际行动都会对子女有着直接影响。首先,家长对“三交”政策要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明白推进“三交”对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帮助孩子认识到“三交”是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重大事项,必须无条件地支持和拥护,并帮助孩子主动树立起“三交”的理念。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进行“三交”。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通过“三交”不仅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开阔自己的视野,而且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综合素质都会有所帮助。再其次,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及时发现和矫正孩子对“三交”不正确的观点和言行,并给予解释与引导。最后,家长要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极践行“三交”,主动参与到各种民族团结活动当中,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与当地各民族群众交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起“三交”的榜样。
社区教育提供“三交”的嵌入平台。社区是各民族“三交”的重要场所,当下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正成为我国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要求的具体实现路径。流动人口聚居的社区需要承担起促进“三交”的主要责任,并对随迁儿童“三交”教育提供大力支持。一是社区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组织专门人员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并聘请教育专家或组织志愿者对随迁儿童进行心理指导和教育帮扶。二是社区要发挥组织活动的优势,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汇演、结亲联谊等活动,促进随迁儿童与本地各民族儿童互动了解。三是社区要发挥舆论宣传的优势,通过发放手册、宣传栏(墙)等途径,对流动人口进行“三交”教育知识宣传,从而为随迁儿童创造良好的“三交”外部环境。
自我教育提供“三交”的内生动力。“三交”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性活动,需要每个个体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接纳,并积极践行。因此,随迁儿童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努力适应在民族地区的学习和生活,加强自我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不断学习民族团结知识和其他民族文化来提升自己“三交”的能力,增强信心,培养主动“三交”的意愿。二是敞开心扉接纳其他民族文化和群体,要主动与其他民族同学结交朋友,并积极参与到与其他民族群体的互动当中,努力提升自己与其他民族同辈进行“三交”的适应能力。
加强民族地区随迁儿童“三交”教育对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意义重大而深远。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要承担起对随迁儿童民族“三交”教育的重任,通过共同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随迁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进步。
(作者周军,系西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