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以来,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天津市宁河区教育系统认真分析、积极落实劳动课程独立、劳动课有“课标”的新形势新要求,让劳动课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今年7月底,天津市教委印发了《2022—2023学年度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今年8月,天津市宁河区教育局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上好劳动教育课,保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宁河区教师发展中心发布了《2022—2023学年度宁河区中小学贯彻〈劳动课程标准〉落实劳动课程实施方案》,对劳动课程的名称、课时、师资、教材、培训与教研、正确处理劳动课和劳动实践及劳动教育的关系等六个现实问题作了专门安排,强调劳动教育必修课是国家课程,课程名称一律使用“劳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再使用“综合实践(劳技)”“劳技”等名称。普通高中要注意劳动与通用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开发完整的、成体系的课程资源
(相关资料图)
针对“地方教材”立项、编写、审查、出版费时较长,学校编校本教材“力有不及”“碎片化”的现实,天津市宁河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发挥职能优势,在天津市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整合区内骨干力量,立足区域劳动生活,研发区本劳动课程资源,把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和《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生成具体的课程“资源包”“项目库”,让劳动课程更有可操作性,更直接、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据了解,区本劳动课程资源《劳动实践》一年级至高二年级共19册,系全国首套完整的、成体系的区本课程资源。采取“专业人士编写、教研员把关,专业人士与教研员研讨审核”方式,保证这些区域特色内容的专业性、严谨性和教育性。
宁河区教师发展中心劳动课程教研员、劳动课程资源研发宁河工作组主持人王保胜介绍,劳动课程资源“区本化”主要体现在区域特色劳动项目的开发上,这些项目集中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领域10个任务群。选项基本来源是宁河区内的“非遗”项目和学校特色项目,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传承创新”模块和普通高中重点体现。
全学科渗透落实劳动教育
在宁河区,如今的劳动教育不只是“一课”,而是“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育”,注重处理好“一育”和“一课”的关系,防止窄化。
各个学校设置了劳动课、劳动周、劳动实践活动的总体方案,通过项目化方式把本学期所有与劳动课有关的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等学生个体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统筹设计,丰富了学生劳动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劳动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天津市宁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廉成林说,劳动课主要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出力流汗、动手实践的环节尽量放到劳动实践中去做。落实“课标”“项目化实施为主”要求,要用较长的周期围绕主题,整合资源,包括活动主题的整合、和其他课程的整合、课内和课外的整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等等。因此,我们既要开好劳动教育专门课程,又要全科渗透,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劳动课是最基础的课程,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能让学生从课业负担和分数压力中解放出来,实现知行合一的成长。
探索劳动课教师的岗后专业化
鉴于以往劳动课教师多为同年级其他学科教师兼课“找补”工作量,很难要求这些教师潜心研究劳动“课标”、上好劳动课。为此,宁河区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在新学年安排劳动课教师时,探索跨年级而不跨学科的途径,逐步实现劳动课程教师岗后专业化。”
宁河区东棘坨镇东棘坨小学安排了该校一位58岁的老教师包揽全校六个年级所有的劳动课。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分学段分年级设置和完成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将这份‘开山’重任交给他,我们觉得在现有劳动师资不专业的情况下,应该由一位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丰富的老师立足校本为孩子们设计最有本土味的劳动课。”宁河区东棘坨镇东棘坨小学校长孙宝娜说。
该校选择跨年级而不跨学科的方式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劳动课还会为成长赋能。孙宝娜表示,成长是渐进的,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教育。“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的歌谣,真正地从小唱于孩子们的心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