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修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指导拍摄

查看照片

发现好的设备,他要换;发现“程式化”摄影省事,他却不同意——

“国际照相馆”里坚守“真美”

本报记者刘争

由人民路向东转入白塔西路,路北有一家“国际照相馆”,照相馆里,72岁的丁大同正在给一个小朋友修照片。一块原国内贸易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牌匾摆在墙角。

把“老字号”和“国际照相馆”联系在一起,一些“老苏州”会立马想起曾经坐落在邵磨针巷的那家。丁大同说:“我们就是从那里搬出来的。”

2003年之前,国际照相馆是一家地方国营照相馆,改为经营者承包后,照相馆没有分到原来的房产,当时照相馆的总经理丁大同带着十几名员工租房继续经营。2014年,迫于经营压力,照相馆搬到白塔西路。

十几年间,照相馆的很多老员工都退休了,现年72岁的丁大同还坚守在岗位上。他觉得,在照片越拍越“假”的今天,“老字号”照相馆的坚持很有意义。

暗房里的大学生

1976年,丁大同结束8年的下乡生活,进入原苏州商业职工大学学习。毕业之后,他先在一家点心店当伙计,随后被分配到位于临顿路北的“工农照相馆”工作。

丁大同回忆,当时寻常人家只有在结婚、孩子满月等大日子才有机会去照相馆留影,照相机更是个“稀罕物”。一想到有机会接触这么“潮”的东西,他特别高兴。但当时照相馆对摄影师的视力要求比较严格,戴着眼镜的丁大同只能到暗房工作。

那个年代还没有数码设备,摄影师拍摄完毕后,需要把胶卷放在一个暗袋里装入冲洗罐,通过暗房的放大机把照片洗印出来。丁大同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胶卷缠入冲洗罐里,按照比例倒入显影液、定影液等药剂进行冲洗。这对时间和水温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在当时,暗房工作也是一门手艺。”

因为冲洗人像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丁大同第一次上手冲洗的是一张风景照,“通过我的手,让照片上的风景一点点显现出来,当时觉得挺激动的!”

丁大同的师傅是当时“工农照相馆”的主任从振坤,从师傅是科班出身,在摄影方面受到过系统的培训。“我很爱读书,师傅也给我推荐了不少有关摄影的书籍。”通过阅读提高了眼界,又学到了师傅的实践经验,丁大同的技术越来越好。当时苏州市会定期举办暗房技能比赛,“工农照相馆”规模比较小,只有十几名员工,在市级比赛中几乎从没拿到过名次,丁大同首次参赛就斩获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虽然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丁大同并不开心,他从书籍中了解到,国际社会上已经有可以彩色冲洗、自动化冲洗的设备了,而自己还在参加手工冲洗的比赛。“如果我们也有书中写的那些设备就好了。”

追求更好的设备

“国际照相馆”是当时苏州知名度最高的照相馆之一,后来,丁大同被调到这家照相馆的暗房工作。即使名为“国际照相馆”,但在丁大同眼中,这里的设备要比国际上落后几十年。

1983年,在当时商业局业务科的支持下,“国际照相馆”以税前列支的方式贷款20多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向当时厦门感光厂与柯达公司合资的福达公司采购了扩印机、彩色冲纸机和彩色冲洗机等设备。丁大同因为对设备有一些了解,还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也参与到之后的设备改造中来。

这套设备与当时国际上的先进设备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能够冲洗出彩色照片,还是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一时间,苏州各地的照相馆纷纷将胶卷送来冲洗,十几名暗房员工两班倒,机器更是24小时不停机。丁大同记得,当时经常一天要冲8千多张从苏州各地送来的照片。后来在“国际照相馆”暗房的基础上,还成立了“苏州彩色相机服务中心”。

那次订购的设备有的本就是国外淘汰下来的旧设备,机器又是超负荷运转,过了两三年,一些设备就没法用了。1987年,丁大同成为“国际照相馆”的副总经理,他们通过中国东方租赁公司,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从香港订购了一套半自动化的设备。

这套设备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全国各地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拍照、冲洗照片,“国际照相馆”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正是得益于此,在1991年,原国内贸易部认定“国际照相馆”为中华老字号,江苏只有两家照相馆获此殊荣。

在与中国东方租赁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丁大同结识了一些来自香港的朋友,并了解到不少先进设备的采购途径。1993年,在他的参与下,“国际照相馆”花费50多万元再次升级改进设备。这让“国际照相馆”成为当时沪宁沿线设备最好的照相馆之一。丁大同说:“当时引入的设备就是放到现在也一点都不落后。”

坚持个性的师徒

1995年前后,一批来自台湾和香港的影楼进入苏州市场,对本地的照相馆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港台影楼的摄影师基本都是采用大平光布光法,也就是用柔光箱平面正对被摄物,面与面相连进行布光。因为曝光均匀,能够消除面部的瑕疵,所以大家觉得港台影楼拍出来的照片很“唯美”。但在当时的一些老师傅看来,这种没有立体感、没有层次感的照片,完全体现不出人物的个性。丁大同说:“坚毅的军人、健壮的运动员、慈祥的老太太……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当摄影师把男女老少全都拍成一种‘唯美’的风格时,那他离艺术就越来越远了。”

2001年,丁大同多了一名23岁的“小徒弟”,她叫陈小慧,之前是“真爱婚纱影楼”的摄影助理。陈小慧认为,摄影应该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布景、布光,但来自香港的影楼老板却觉得,“程式化”的布景、布光很方便,“唯美风”也深受大家喜爱,完全没必要搞艺术。

当时,丁大同是“国际照相馆”的总经理,对影楼老板口中的“程式化”早有耳闻,但他依然坚持“国际照相馆”的摄影师要根据人物特点个性化布光、布景。他说:“作为老字号照相馆,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需要传承真正的摄影技艺。”这可能就是陈小慧慕名拜师的理由。

2003年,“国际照相馆”由地方国营改为经营者承包,丁大同带着十几名员工一起在观前地区租房,继续经营照相馆。随着“唯美风”越来越流行,很多人都觉得“国际照相馆”拍的照片不美,尤其是需要拍婚纱照的新人,他们大都觉得婚纱照“梦幻”“唯美”就够了,失真与否不是特别重要。因此,“国际照相馆”的婚纱摄影业务逐渐式微,仅靠拍摄证件照、会议照、大合影维持经营。

2014年,丁大同把“国际照相馆”搬到白塔西路,更换了一套数码设备,同时开始学习电脑修图。“我是六十岁学打拳,却是稳扎稳打。”他从不使用相机的“傻瓜模式”和修图软件的“一键美颜”功能,而是像当年手工给照片上色时那样认真、精细。

更换了新设备,学了新技术以后,丁大同和陈小慧一起为“国际照相馆”拓展了很多新的业务,包括航拍、老照片修复、企业宣传片等,照相馆也逐渐在经营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丁大同有时会自嘲在经营上“打了一场败仗”,陈小慧却说,“国际照相馆”从来没被“唯美风”打败过,因为“美”是开在“真”这片土地上的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