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长沙晚报报道后,藩后街、法院巷的景观灯已接通电源了!”日前,家住湘域城邦的李爹爹给晚报帮帮团记者发来微信说,自己期盼“点亮”回家路一事,迎来温暖人心的后续:家门口的街巷亮起来了,曾经困扰多年的“灯下黑”得到了有效改善。
9月15日,李爹爹曾向长沙晚报全媒体群众工作平台反映,居住小区附近几条交织的街巷——藩后街、落星田街、允嘉巷和法院巷因路灯长期“缺位”,路边门店打烊后便陷入一片漆黑,希望能够有路灯照亮更多人的回家路和上班路。接到李爹爹的反映后,晚报帮帮团记者多次深入现场,在不同时段实地体验“无灯之困”,并先后走访了所属社区及街道办事处,以市民身份详细咨询、反映诉求。9月23日,《长沙晚报》6版刊登了《景观灯不亮,路灯没有,谁来点亮回家的路?》,对此事进行报道。
为了解路灯情况,晚报帮帮团记者于10月28日晚间再次回访现场。此番景象与月前初次探访时已大不相同:夜幕下的藩后街,不仅沿街店铺灯火依旧,沉寂多年的仿古景观灯也已重新被点亮,柔和的光线洒在文化墙和镌刻着“藩后街”字样的麻石牌坊上,古朴的街巷在夜色中与CBD的现代霓虹交织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法院巷,路灯散发着明亮而安心的光芒,清晰地勾勒出这条便捷通道的轮廓,守护着行人的安全。“现在巷子里照明灯光线很足,走起来安全感倍增。”法院巷附近一位居民感慨道。
“辖区街道、社区在详细了解李爹爹所说的情况后迅速行动,并积极与相关专业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记者29日从藩后街社区了解到,尤其是市民反映强烈的藩后街景观灯,经过技术人员的全面检修和维护,终于告别了“失明”状态,恢复了其作为街景亮化的功能,实现了美观与实用的兼顾。
景观灯不亮,路灯没有,谁来点亮回家的路?|长沙晚报帮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