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平安健康公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平安健康总收入28.3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7.3%,其中,医疗服务毛利率环比提升13.3个百分点。过去12个月内付费用户数快速增长至超4000万,累计服务企业数达749家,累计咨询量超13亿人次。
识变、应变、改变
2016年4月,上海举办了一场“医疗变革”研讨会,当时,互联网医疗正红得发紫,但现场,各路行家都是人间清醒。
在他们看来,这个产业有自己的特点,要遵从强监管,要布局、筹划,不要指望“突然指数级增长”,但可以静水流深,毕竟医疗上下游分散,规模大、痛点多,正可以用科技的办法,解决其中难题。
果不其然,6年来,互联网医疗没有像电商、外卖那样指数级爆发,但依赖于战略设计,也成长出平安健康这样的大平台,实实在在解决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就医难等超级痛点。
但如今,又到了新的转折点。互联网上人口红利稀薄,获取新用户的成本接近千元,与之相比,拓展B端合作反而成为升级之路。
特别是2018年以来,职场健康问题刷屏网络,熬夜通宵、亚健康、抑郁、猝亡、职场老龄化······不绝于耳,仅靠体检、医疗团险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而企业缺管理工具、决策支持,经济压力大,打工人缺专业指引、就医问诊资源、预防干预,生活压力大,大家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言而喻。于是,去年10月平安健康就决定战略转型,聚焦B端,“按需,为企业员工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比如,某国企一半以上员工年龄达50岁,数万人分散在10多个地级市,其中2.1万人是离退休人员。看病难,管理难,牵涉企业大量精力和成本。
当它与平安健康合作后,后者提供一体化线上平台。于是,企业可以根据员工工龄发放补贴,支持员工在平台购买体检卡、药品,又提供在线问诊、健康体检、重疾住院等便利,还有家庭医生24小时一对一在线问诊,极大缓解高龄员工就医不便的问题。
这样,既解决了医疗健康管理难题,又为企业提供了分析、决策手段,还补充了医保。更重要的是,像“易企健康”项目,还把员工家属包括进来,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而平安健康,也因此高效地获得优质用户,避免了一味发展C端用户的低效、琐碎、培养难。
总之,平安健康抓住B端,联合兄弟公司,如魏格拉板块理论:不同板块“碰撞”融合,容易形成富矿。一套操作下来,其健康业务毛利率提升到19.5%,医疗业务毛利率提升到39.1%,离盈利大计更进一步。
定力在哪里
这个时代,任何供给侧平台,都不能只做产业链里薄薄的一层。好比电商平台要做供应链,包裹配送,外卖平台要做商家管理、到家配送,只有这样,做出代表行业的高附加值,确定的商业价值,才能更大程度上福威自操。
互联网医疗也是如此,平安健康就是从在线问诊发展出家庭医生等业务,深耕出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会员制、O2O医疗三模式。后来,还针对中医科、皮肤科等需求高的专科领域,建立7个专病中心,做深医疗价值链和附加值。
例如,平安健康皮肤科,已经为线上用户诊疗上亿人次,积累了上千万的痤疮病例,用户覆盖30多个省市自治区,见多识广,于是,它进一步升级,创立痤疮诊疗中心。
凭借“自有医疗团队+外部名医引入”,平台在家庭医生首诊和医院之间,形成了在线二级诊疗体系,解决线下就医繁复、医疗资源不均的难题,由此,创造出在线问诊的更大价值,让付费用户增长到4000万。
这就是互联网医疗该有的静水流深——垂直纵深地解决难题,拥抱不同集群。用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的说法:当科技连接大量集群,就会产生强大的网络效应,那是网络经济迸发的机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