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聚焦】
初秋时节,行走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湿地,不经意间,会有一抹红自天空掠过。这掩映在绿水青山中的一抹红,便是享誉世界的“东方宝石”——朱鹮。
朱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被称为“活化石”。在20世纪,受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一度锐减至7只,因而被列为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资料图】
15年前,5对与大熊猫一样珍贵的朱鹮,从陕西千里迢迢来到浙江,在德清下渚湖湿地安了家。时至今日,德清的朱鹮种群数量达到761只,野外种群数量达到367只,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繁育朱鹮种源基地之一。
从10只到761只,一度濒临灭绝的朱鹮如何在德清实现种群重建?近日,记者走进美丽的下渚湖朱鹮岛,探寻朱鹮“重生”的秘密。
“自由恋爱”,繁殖率大大提高
车子开到下渚湖街道沿河村村口,步行穿过一座廊桥,就到了朱鹮繁育基地,只见四周草木繁茂,群鸟翩跹。
“瞧,这就是朱鹮的早餐!”在一间住着6对朱鹮“夫妻”的笼舍内,“90后”饲养员袁李莹将一笼笼泥鳅抛进投喂池里。每天清晨,袁李莹都会准时到基地为朱鹮准备丰富可口的营养早餐。“周一吃面包虫,周五吃牛肉,其余5天吃泥鳅,有时也会加点多维元素片补补身子。”袁李莹笑言,6个多月大的朱鹮一天能吞进20条小泥鳅,饿了再加餐。
袁李莹负责的这间笼舍犹如一个大型集体宿舍,足有200多平方米大,有水有树有草地,空中还配有两根木质栖息架,方便朱鹮落脚。如此温馨的集体宿舍,在朱鹮岛共有17间,住着394只朱鹮。“历史上,朱鹮在德清县域内有过生活痕迹。”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邱国强介绍,笼舍从15年前的1间增至现在的17间,说明朱鹮南方种群的数量逐步增长,从这里飞出去的朱鹮后代也越来越多。
这样的变化来之不易。2016年3月,一枚朱鹮蛋经过28天孵化后本应破壳而出,然而,十几个小时后,小朱鹮却纹丝不动,直接胎死蛋中。据测算,当时朱鹮产蛋的受精率只有26.34%,出壳的幼鸟存活率也只有33.76%。
作为基地负责人,邱国强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并与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院校进行科研合作。“我们打破传统的肉眼观察配对与繁殖的方法,将遗传基因能够匹配的朱鹮个体全部散放在一个较大的笼网内,让它们从一对一‘相亲’变为‘自由恋爱’。”邱国强说。果然,自由配对后,朱鹮的受精率逐渐提高到87.51%,出壳雏鸟的存活率也提高到96.11%。
“这个笼舍里的16只朱鹮,全部是今年3月新出生的。”在饲养员王涛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些朱鹮宝宝们个头儿接近成鸟,已经能正常栖息觅食、自由飞翔了。王涛说,今年基地里共有92只朱鹮宝宝出生。其中,野外放飞的朱鹮孵化出60只朱鹮宝宝,人工孵化出32只。
与普通鸟类不同,朱鹮的孵化育幼有特定的温度、湿度要求,需要人工控制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快要出壳时是最紧张的,甚至晚上睡觉都会梦到朱鹮宝宝出壳的场景。”在袁李莹看来,养朱鹮跟养自家孩子一样操心。
野化放归,浙江朱鹮跨省落户
远远望去,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朱鹮放飞驯化大网笼内,一群朱鹮正在水塘里觅食。一旦察觉有人靠近,它们便呼啦啦地飞向一旁的树上。
“警惕性还可以,这正是在野外环境下生存所需要的。”保护区管理处鸟类研究中心主任陈卫华介绍,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食物转换和野化训练,确保朱鹮熟悉本地生态环境后,再将它们放归野外。“我们还会给每只朱鹮安装北斗卫星追踪系统,以便后期监测。”
今年5月1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函,同意从浙江调拨20只朱鹮用于建立江苏盐城野化放归种群。这批朱鹮于6月、8月分两批运抵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化训练。
“浙江朱鹮跨省落户,对于填补这一物种在我国南方的分布空白意义深远,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重建朱鹮南方种群进入新阶段。”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白洪青表示,位于盐城的珍禽保护区是滨海湿地,也是朱鹮历史分布区,具有良好的栖息条件和丰富的食物资源,十分适合朱鹮野外生存。
这次跨越两省的“姻缘”,源自去年在德清举行的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启动仪式暨朱鹮保护研讨会。会上,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与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试点)、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签约,在野化放飞、种群监测、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
“人工繁育的目的,就是恢复朱鹮野外种群的数量。如果只是将它们人工繁育在基地内,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邱国强认为,这就好比朱鹮“毕业”了,要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
野外放飞前,工作人员先将朱鹮从小笼舍转到大笼里进行野化训练。在这个模拟的环境内,它们要接受逃避天敌追捕、野外自行觅食、自行筑巢产卵等野外生存技能和自然繁育能力训练。
2014年,基地首次在德清下渚湖野外放飞33只朱鹮;2016年,精心挑选20只优质朱鹮运往四川峨眉山,这是德清为支援我国西南地区朱鹮种群重建的首次输出;2022年,牵手位于杭州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异地野外放飞10只;今年2月,又在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成功放飞10只……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丁长青介绍,我国已先后开展多个朱鹮野化放归项目,但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存在很大空白,“希望德清能够成为我国朱鹮南方种群重建的摇篮,有针对性地填补这块空白”。
和谐共生,朱鹮一家不怕人
在下渚湖街道四都村,村民施应官正在水稻田里拔草,一对朱鹮旁若无人,时不时地飞来觅食。
“田里有泥鳅,经常来吃,发现我不驱赶它们,胆子就变得越来越大,见我也不飞走了。”施应官笑言,街道的干部经常来家里宣传,朱鹮是鸟中国宝,不能伤害。
朱鹮的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多成对或小群活动。为何下渚湖的朱鹮不怕人?下面这则小故事或许给出了答案。
7年前,一对朱鹮将巢安在了沿河村丁香根家附近的一棵香樟树上。从此,老丁与邻居们成了朱鹮一家的“守护神”。“我们往边上的小水塘里扔泥鳅,它们就会飞来吃。”丁香根说。
其实,在下渚湖,许多村子的大树上都有朱鹮筑巢。“朱鹮常年在这里筑巢安家,证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好,老百姓也友善。”下渚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泉江东告诉记者,朱鹮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高,它们的到来也“倒逼”当地严格治理水环境。
作为原生状态保持完整的湿地,下渚湖湿地的千条港汊纵横交错,野鸟群栖。几年前,下渚湖街道对朱鹮岛附近水域的所有“渔家乐”进行了拆除,并在朱鹮集聚的沿河村、二都村、塘泾村和唐家琪村等地打造出70多个篮球场大小的“水下森林”。“河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经常能看到朱鹮在附近的河道、沼泽、稻田内觅食。”德清县治水办专职副主任沈福康介绍,多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水下森林”各项污染物指标明显降低,主要的水质指标达到地表Ⅲ类水要求,水体透明度明显提高,为朱鹮的野外生存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
这些年,通过“水下森林”重塑河湖生态链、“小鱼治水”守护最美栖息地、“湿地碳汇”实现生态价值兑现等举措,德清县还探索出一条适合湿地生态修复和“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过段时间,我们将与基地附近的村庄共同实施‘鹮田一分’朱鹮栖息地农田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发动附近农民每种一亩水稻田,就留出一分自留地给朱鹮觅食。”按照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邱芳荣的设想,“鹮田一分”项目将通过修复农田生态系统,人为增加朱鹮的觅食来源,进一步推动野生朱鹮种群数量的增长。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谢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