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新青年理解《千里江山图》中这群有着崇高理想,为了新中国燃烧自我的英烈所做出的抉择,同时深刻了解真实历史中那些为祖国捐躯却无名无姓的英烈。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鼓励读者带着书籍来到烈士陵园,在现实中深刻体会“无名英烈”的三层含义。
斑驳旧址 / 红色历史
烈士纪念堂
烈士纪念堂是烈士墓区的中心,上下两层的建筑呈圆柱形,屋顶用圆形幕墙玻璃安装在钢结构网架上,极具特色。纪念堂二楼纪念厅置一幅高2.3米,长13.5米的巨型瓷板画,取名《碧血》。《碧血》取材于《庄子·外物》篇,经艺术再创作后的画面将“碧血”置于中央,左面内容为“献身”、“藏血”、“化碧”,右面为历代人民对爱国义士的追思、缅怀和歌颂的场面。
烈士墓
墓地呈半圆形月亮状,寓意烈士精神与日月同辉(圆形纪念堂喻为日)。墓地面向东南,长百余米的斜坡上,浓郁的绿茵中整齐地排列着一座座红色花岗石卧碑,高处齐植柏树。墓地安葬着有姓名的烈士800余名,其中有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罗亦农、苏兆征、“龙华二十四烈士”、王孝和、李白等。
无名英烈墓
无名英烈墓由墓、雕塑、碑和长明火组成。这里安息着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271名无名烈士。解放上海是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许多解放军指战员壮烈牺牲在战场上。战友们将烈士的遗体就地掩埋后,在墓地上立块木牌,用墨在上面书写了牺牲烈士的部队番号、姓名等,旋即投入新的战斗。由于当时正值上海的雨季,待战役结束,上海政府着手安置烈士遗骸时,发现部分烈士的木牌字迹模糊,或木牌遗失,无法确认其真实姓名,遂成为佚名烈士。
雕塑《万众一心》
雕塑《万众一心》重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英雄儿女在上海这块热土上抗击日寇侵略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概,以及可歌可泣的悲壮史实。雕塑在总体造型艺术表现上具有雷霆万钧、排山倒海的精神气势,人物造型形神兼备。
雕塑《解放上海》
大型雕塑《解放上海》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具象与抽象相并用的艺术手法,再现了作品的历史主题内容:1949年5月,经过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解放战争中的上海战役的辉煌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国际大都市上海时,受到了上海市民的夹道欢迎,整个上海成为欢乐的海洋。
雕塑《且为忠魂舞》
大型烈士群雕《且为忠魂舞》坐落在申城第一碑林西端的入口处。雕塑无台拔地而起,正面朝西。
革命志士 / 精神永存
冯铿(1907-1931),广东潮州人。早年就读汕头友联中学。后在家乡任小学教员,并从事文艺创作。1929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代表左联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1931年1月在东方旅社被捕。
殷夫(1910-1931),浙江象山人。1927年在同济大学学习。1929年因参加工厂罢工被捕,出狱后参与编辑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和青年反帝大同盟刊物《摩登青年》等,并从事工人运动。1930年参与发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1月在东方旅社被捕。
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1926年任镇海中学教务主任。1928年任宁海县教育局长。同年参与筹备朝花社。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左联执行委员,并代表左联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在东方旅社被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