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乡村“独一份”的文化景象,那么当大集与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邂逅,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为深入了解贵州省六盘水市木果镇的民风民俗,感悟多民族杂居下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独特魅力,8月9日,山东大学文化之旅实践队实地调研当地的民族大集,从琳琅满目的各色“土特产”中洞察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从“零距离”的问候交流中领会各族人民同心共气的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行程当日,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山东大学文化之旅实践队的队员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木果镇民族大集的所在地。约莫十分钟的步行之后,耳畔一声声脆亮、带着些许贵州本地口音的吆喝声、叫卖声渐渐地明朗起来,抬眼望去,不远处,赶集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随着人流涌动,实践队成员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里,大红色的遮阳棚下,还挂着露水的各色农产品、眼花缭乱的民族服饰、五花八门的日杂用品应有尽有。

当然,绚烂的不只是这生活气息满满的集市商品,还有穿梭在各个摊位前的男女老少们。瞧,苗族妇女们头上包着头巾,着交领上衣、套着红马甲,还穿着以白、灰、黑为主的、极具苗族风情的百褶裙,她们背着竹篓,裙摆摇曳,用她们“百灵鸟”般的歌喉和轻盈的舞步为赶集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被这生机盎然所吸引,队员们不禁走进一家售卖民族服饰的棚子,架子上整齐挂着男式和女式的不同服饰、颜色各异的头巾、图案神秘丰富的腰带、点缀着珠链的配饰等等。巧合的是,店家刚好是一名苗族少女在看店,她带着些许羞涩又自豪地对我们说,苗族服饰被称为是“无字的史书”。因为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而只能将自身的歌谣、本民族流传千年的故事、迁徙漂泊的路线一点一滴地融入自身的服饰当中,让民族千年的历史文化常伴于身,永不忘怀。听罢,望着少女亮晶晶的双眸,再看向那苗族服饰,实践队的队员们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图为苗族妇女们赶集的背影

在这家服饰铺子旁,是一家日杂铺子,他们家架子上挂着一排“背扇”,又称为“背带”、“背兜”,是背负、系绑、包裹婴儿的“襁褓”。这是为了既方便看护孩子,又方便空出双手劳作而创造的一种工具。背扇多以红色、粉红色为主,背扇上还会绣着福娃、花朵或者“小乖宝宝,一生平安”等字样的花纹。小小的背扇传达出父母对孩子爱的关怀。虽然背扇最初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到了今天,背扇的使用并不仅限于某一个民族,它已然是民族交融的标志之一。

图为集市上的背扇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实践队的队员们欣喜地发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集市上,无论是彝族、苗族还是汉族,镇民们对待彼此都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热情、亲切地招呼、问候。在此,不同民族的人们和谐共处,共同享受着赶集带来的欢乐与便利。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和镇民们热情交谈

下午时分,实践队一行同蒿枝村村干部一起来到木果镇政府,汇报了此次社会实践的成果。会上,队员们以PPT的形式展示了实践队在当地实地走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召开民族共同体宣讲会等系列举措的成果,并提出对推动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想法与建议。队长印朝晖同学在发言中提到:“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身体力行地感受到钟山区多民族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也希冀继续能为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贡献山大学子的微薄力量。”木果镇镇长对实践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并表示政府将在继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上予以高度重视。

图为木果镇领导听取实践队员汇报

共筑中国梦,携手前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谱团结曲,并肩奋斗增进各族人民兄弟情谊。通过实地体验、调研钟山区的民族大集,山东大学文化之旅实践队的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更是精神力量之魂。它如同一条纽带,将五十六个民族紧紧相连,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实践队的成员们将继续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供稿人:何雨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