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饮水困难,田地干裂……连日来,受连晴高温天气影响,宣汉县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旱情就是命令,宣汉县各地各部门立足抗大旱、抗久旱,因地制宜,全力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全力做好农业抗旱浇灌和田间管理,千方百计保秋收。

烈日炙烤着大地,汗水湿透了衣被。无数的机关干部、志愿者将凉水送到农户家中、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为他们送去了“及时雨”,滴滴“甘泉水”滋润着群众的干涸的心……

送水到家 确保居民用水

“乡亲们,接水了哦!”一大早,在庙安镇八庙村,满载着清澈自来水的送水车和消防车停靠在送水点,早已等候多时的村民拿着水桶、水盆等工具,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有序地接水、提水,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感谢消防队的同志们,为我们送水到家、提水到缸。”八庙村村民姚洪涛笑呵呵地说道,“多亏了他们,才让我们在这炎热的天气,能够吃到清凉干净的水。”

庙安镇属于高山地区,海拔在800米以上,这段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造成该镇7个村8000多人出现用水紧缺。为满足村民用水需求,当地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组织送水车,增设送水点,送水到村、送水到家,并发动党员志愿者入户宣传节约用水和饮水安全知识,确保每户村民都能用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

“送来的水每次能用一个礼拜左右,没水了他们马上又会送水上门。”村民冯秋十分放心。

黄金镇党委、政府按照“先饮水、后灌溉,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对备用水源地上游的杜家沟、刘家沟两座水库开闸放水,以保障场镇7000人日常生活用水,送水到户136吨,惠及群众3000余人。

据了解,自8月1日以来,宣汉县较历史同期降雨量偏少79%,全县132个村(社区)不同程度出现用水紧缺。不止庙安镇,该县各个乡镇(街道)闻讯而动,及时协调送水车辆及抗旱物资,立即启动备用水源,及时开展应急送水服务,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不断档”。目前,已投入机动抗旱设备8300台套、储水带10000米,组织送水队伍96支1760人,送水车辆420台,累计送水4820立方米。

送水进厂 保障企业供应

持续的高温让该县的一些养殖企业也面临缺水困境。位于大成镇的宣汉县伟兴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就出现了水源供应不足,300余头肉牛用水短缺的现象。当地党委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抽调洒水车送水解困。

“我们牛场用的自钻井,这段时间气温高,牛的用水量大,水源供应不足,镇上每天按时送水,真是解决了牛场的燃眉之急。”宣汉县伟兴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牟达伟说道。

大成镇是宣汉县肉牛现代农业园区,现已建成标准化规模牛场36个,年存栏肉牛达1.2万头。针对眼下季节性缺水现象,当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统筹调度辖区养殖场用水量,并协调组织6台洒水车,分片、定时开展送水上门服务,为肉牛及时“解渴”。

大成镇副镇长郑友溢说:“这段时间,我们对辖区所有的肉牛养殖户缺水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同时组织党员志愿者、抽调洒水车送水上门,安排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如何防高温、防疫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据宣汉县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县140座水库、10115口山平塘、108条石河堰总蓄水量已达6584万立方米,相关部门通过水雨情监测平台、水旱灾害防御平台等数字化监测,指导水资源调度,全力蓄水保供。

科学管理 全力保苗保收

走进峰城镇野鸭村,地里看不见引水浇水的水管,也没有大水漫灌的泥泞,只见黑色滴灌带将一块块田地隔成了条状。

“今年收完玉米,地里比较旱,我用了多种抗旱造墒的方法,经过对比还是铺滴灌带造墒效果好、效率高。”种植户陈元琼说。在这块地里,播种时就一同铺设了滴灌带。陈元琼蹲下拿着卷尺一量说:“只要连续滴灌几天,墒情就能完全覆盖苗带,达到出苗要求,还不浪费水。”

近年来,宣汉县大力推广科学灌溉技术,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努力将粗放、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向精细、精准的农业灌溉模式转变。

“夏大豆最重要的是要浇水抗旱,要在上午8点前的低温时段进行浇水,这样既能防止大豆植株干旱枯死、花蕾脱落,又能促进其正常开花结荚。”在马渡关镇得胜社区,宣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肖红蹲在田埂边,正向村民们教授着高温干旱天气的田间管理方法。

为了应对近期的高温干旱天气,确保全年粮食增收。县农业农村局专门出台了《宣汉县大春作物抗旱管理及晚秋、油菜抗旱播栽(育苗)技术意见》,组织全县8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抢时收获、抢抓管理、抢种秋粮、抢育油菜。

记者在田地里看到,一些新栽的蔬菜已经冒出了嫩芽,长势喜人。

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冲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农业抗旱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各类水库、机井等水利设施作用,全力开展抗旱浇灌和田间管理,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旱自救,确保全年丰产丰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