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上市企业半年报发布季,多家龙头企业业绩及业务情况渐次出炉。8月19日夜间,锂电负极行业龙头璞泰来披露2024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58亿元。

在平台化战略下业绩稳健,璞泰来涂覆加工、隔膜基膜、PVDF等业务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公司不仅各项业务在出货量、市场率等方面保持健康发展,在新技术与新业务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锂电产业增长态势延续 仍具发展空间

2024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产业整体延续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480GWh,同比增长20%。

详细来看,一方面,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已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6%,带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46.5GWh,同比增长15%。另一方面,消费类电池迎来复苏,需求多点开花。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出货量达6280万台,同比增长3.4%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88亿台,同比增长12%。与此同时,储能产业亦保持快速发展,根据GGII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16GWh,相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1%,预计2024年全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超240GWh。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20%左右,消费新兴领域渗透率较低,而储能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长远来看,全球锂电池仍有望维持20-25%的增长速度,也是业内的普遍共识,因此,锂电产业长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平台化、国际化发展成效明显 护城河稳固

受益于需求端增长的同时,众多锂电产业链龙头正积极筑高护城河。作为业内为数不多坚持 “平台化”“全球化”发展的璞泰来,也持续发挥着标杆引领作用。

随着“材料+设备”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协同的深入,璞泰来在负极材料、膜材料及涂覆加工、自动化装备各项业务上相互赋能,通过工艺、设备和材料的配套协同,不仅形成了产业闭环,还在工艺技术、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方面较同类型企业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可以说,多年的“平台化”,塑造了璞泰来向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能力,也为公司长期稳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全球化布局情况来看,国内方面,璞泰来在四川负极工厂定位环境友好、绿色低碳、能源节约、降本增效、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下一代先进产能工厂,新产能在生产效率、环保节能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海外方面,公司不仅启动了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为进入欧洲的蓝海市场打下基础,其自动化装备业务也已设立欧洲公司,并专门成立海外团队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取得良好成效。

东兴证券认为,基于我国锂电产业链完备发展布局与先发优势,全球市占率长期有望延续提升趋势,从企业盈利角度,海外市场超额收益为破局内卷的关键突破口,海外布局具有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重归利润增长通道。

新技术与新产品多点开花 可塑造发展新动能

作为全球锂电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璞泰来持续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在新型硅碳、复合集流体、固态电池等领域核心技术上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研发技术水平保持行业领先。

公开信息显示,璞泰来是行业内少数具备CVD沉积硅碳负极量产能力的负极材料企业,其CVD沉积硅碳负极在0.8V条件下,容量达到2000mAh,首效超过85%,目前已通过多家下游客户测试;该产品除应用于高端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以外,亦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据璞泰来半年度报告显示,其安徽紫宸硅碳负极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下半年完成厂房建设并于 2024 年底或 2025 年初完成第一批产能投放,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逐步推进产能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消费电子市场景气的提升,以及硅碳负极新品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批量应用,2024年下半年璞泰来负极材料业务有望实现盈利回升。

复合集流体方面,璞泰来自2017年便开始启动相关领域的研发。目前,公司复合铜箔产品下半年有望在消费领域率先实现小批量出货;复合铝箔的第一代产品已形成小规模量产订单,第二代产品有望于下半年形成量产能力;超薄铜箔也获得消费电子客户认可,后续有望实现产品导入。

作为锂电产业链龙头企业,璞泰来也加入了共同推动全球固态电池技术革新与应用的行列,在固态及半固态电池领域已具有丰富的研发和工艺技术储备。公司自2022年着手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发,现已完成固态电解质LATP(磷酸铝钛锂)和LLZO(锂镧锆氧)的中试,并已在四川基地建成年产200吨固态电解质中试产线。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电池关键材料和自动化装备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企业,璞泰来在全球锂电池中高端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客户资源,若公司新技术和新业务能加速开辟出新赛道,未来或可为公司塑造新的发展动能。

推荐内容